國家審計署就36個地方政府債務情況進行審計,發現截至去年底止,債務餘額較2010年底增長近一成三。評級機構惠譽認為,數字符合估算,暫無意調整相關債券評級。但有經濟師認為,內地的地方債務問題仍然嚴重。
事隔兩年,國家審計署再就地方政府債務進行審計,但今次規模較小,僅涉及36個地方政府,包括雲南、四川及上海等省、市及市轄區層面,未有對縣等更下級政府進行審計。此外,亦不包括一些被視為地方債務重災區的省份,例如海南省、江西省、內蒙古及河南省等。
結果發現,截至去年底止,36個地方政府債務餘額逾3.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兩年間增長近一成三。其中約四成八屬政府有償還責任的債務,而逾9000億元屬政府有擔保責任的債務。
假設全國地方政府債務以近一成三的速度增長,以此推算,截至去年底止,全國地方政府債務總額約12萬億元,數字普遍較市場預期為低。
兩個月前下調中國本幣發行評級的惠譽表示,數字符合估算,暫無意調整相關債券評級。
審計署表示,個別省會城市的債務風險尤其明顯,當中有九個地方政府的債務,佔政府綜合財力比率逾百分之100,最高者更接近百分之189。另外,五個省會城市去年的「借新還舊」比率更逾兩成。有經濟師認為,內地地方債務問題仍然嚴峻。
根據審計署公告,銀行貸款仍是地方政府債務的主要資金來源,佔整體債務七成八,發行債券則佔一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