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本港10月採購經理指數(PMI)連續3個月處於擴張區,出口訂單9個月以來首次增長,但受訪企業對前景仍然看淡,有廠商稱,企業改為發展東盟或內銷市場,料明年上半年出口輕微向好。
受惠產出和新訂單錄得1年以來最大升幅,令本港企業踏入第4季,營商環境持續改善。
由標普全球編製的PMI,10月報51.2,較9月升0.8,連續3個月處於50以上,反映商業活動擴張,見自去年12月以來最高,企業為配合銷情,增加採購,是今年2月以來首次,產出價格方面,企業向客戶轉嫁開支,持續調高售價令產出價格升幅見1年最高。
調查機構指,雖然全球經濟低迷,加上美國關稅政策影響新出口銷情,但客戶信心改善及內地訂單需求回穩,有助抵銷海外巿場疲弱。
私營企業10月新接訂單量上升,是9個月以來首次有增長,不過有廠商表示,企業訂單改善只是出現在個別行業。
中華廠商會永遠名譽會長吳宏斌說:「其實好個別,訂單是否比之前好,某些公司或行業可能好些,但真正整體而言是比之前差,因為在這幾年動盪下,大部分公司會精簡,甚至減低風險,外判給其他廠商做,降低營運成本。」
吳宏斌又稱,不少企業轉為發展東盟或內銷市場,降低對歐美市場的依賴,估計明年上半年出口訂單會輕微向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