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本港一手私人住宅潛在供應量連續5季減少,但供應持續高企。有分析指,貨尾單位數量要回落至9萬伙樓市才算健康,但認為需要時間。
據房屋局私人住宅一手市場供應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止第2季,雖然未來新樓潛在供應繼續有逾10萬伙,但已是近3年最少。
據房屋局推算,未來3至4年一手私人住宅潛在供應量約10.1萬伙,按季再減少4000伙,連續5個季度減少,其中,已落成未售出單位按季減少1000伙至2.7萬伙,供應量減少主是已批出土地,即熟地,可隨時動工建單位涉及1萬伙,按季減少2000伙。
單計第2季,私人住宅施工量按季減少1100伙至2500伙,落成量則按季減少900伙至4600伙。
有分析認為,若貨尾單位能回落至9萬伙水平,樓市才算健康。
萊坊大中華區研究及諮詢部主管王兆麒說:「已落成未售單位數字會較以往高,因為收租項目及長期持有作投資的項目,發展商不會拿出來賣,跟樓市高峰期比較,相對2020年或2021年,約9.7萬至9.8萬個單位,較現在少約6000伙,包括中長期供應,所以未必會回落至介乎7萬至8萬個水平,逾9萬個水平都算是健康,但需時回落。」
王兆麒又稱,由於對上兩季官地拍賣較少,預期新建項目會較慢,未來整體潛在供應會持續減少。
樓價方面,他指出,雖然一手私樓潛在供應減少,加上現時市場情緒仍然審慎,預期樓價今年會介乎平穩至最多跌3%,若美或聯儲局再減息,樓價明年有機會升近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