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美國對中國船舶徵收港口費,有商界批評做法損人不利己,部分業界已將貨品改經秘魯錢凱港運送,認為更節省成本和時間。
中美貿易戰持續升溫,美國除了對全球多國徵收對等關稅,美國進一步對所有由中國擁有、營運及製造的船須按載貨量繳付港口費,每噸50美元,首階段措施將於6個月後生效。
有商界代表指,替代方案是不經美國港口,將受影響貨品轉口到南美洲,經秘魯錢凱港運送,今年首兩個月已處理1.5萬個貨櫃,不止較省成本,更快二至三星期時間。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不需要以往用貨船去美國或墨西哥,特別在美國,我們要把貨品拆細再找細船,才可以進入巴拿馬運河,變相成本高。」
另有商界代表指,香港出口到美國的貨品很少,相信對香港影響不大。
香港付貨人委員會主席林宣武:「在香港或者中國出口,再徵收多一千元美金是沒有分別的。港商在過去十年來,已逐漸將運去美國市場的中國產品已經減少到很低、很低的數量,但絕大部分都在東南亞、印度、孟加拉,已經把工廠搬遷很多年。」
身兼立法會議員、總商會代表林健鋒批評,美國關稅政策是損人不利己,提醒商家開拓新市場要特別留心。
立法會議員(商界)林健鋒:「企業亦要小心,你出外尋找新的市場也好,新的生產基地也好,你都要取一筆錢,以及人生路不熟,全部都是在找避險出路時,不要想著破財擋災,有可能牽連到資金鏈。」
林健鋒希望政府為商戶提供資金援助,協助他們拓展新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