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Now新聞台】有外資大行認為,中國可能會加快實施兩會期間宣布的政策措施,降準亦可能提前在4月出現。
中國上周五(4日)宣布對美國的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採取反制措施,包括對所有美國進口商品加徵34%關稅,與美國在4月2日最新加徵幅度相同,而且中國還準備採取其他一系列措施。
滙豐環球研究認為,短期內貿易戰有可能升級,因為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表明,如果其他國家採取報復措施,情況將會升級,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亦表明,中國下錯了棋,無論如何,全球經濟增長下行風險已經增加,將進一步拖累中國出口和經濟。
滙豐認為,貿易環境變得更具挑戰,意味中國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振內需,中國可能會加快實施兩會期間宣布的政策措施,以及推出新措施來支持出口商,穩定勞動力市場和刺激消費,又稱目前很難預測這種針鋒相對局面會持續多久,一切皆有可能,未來要關注的,包括兩國領導人之間的直接對話,及兩國貿易代表和商務部之間建立定期對話機制。
野村證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陸挺認為,市場低估了中國的回應,今次北京宣布加關稅更為直接、簡單及全面,與之前兩次不同的是,中國採取先發制人姿態,在美國關稅生效前就作出回應。他又認為,短期內舉行中美峰會,以及達成重大協議可能性微乎其微,中美緊張局勢迅速加劇的風險已顯著上升。
摩根大通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朱海濱預測,降準速度可能會在4月加快,但其他新措施可能要等到7月政治局會議,房地產行業可能需要進一步寬鬆,或大規模去庫存。
摩根士丹利認為,與其他國家可能通過讓步去降低關稅不同,美國對中國的高關稅是基於保護敏感產業,以刺激美國國內投資和生產的戰略目標,意味談判的門檻高很多,大摩料北京可能加快實施之前公布的2萬億元人民幣刺激計劃,如果中國經濟急速惡化,可能會觸發更多刺激政策,例如支持生育政策及擴大消費品以舊換新。大摩亦指,今年4.5%的經濟增長預測存在下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