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投資基金公會(HKIFA)表示,正研究將私募基金零售化。此外,公會公布一項調查結果,發現本港投資者有較明顯的本土效應,傾向投資本地市場,公會建議應關注不同市場分散風險。
去年本港私募基金管理的資金規模達1.7萬億元,作為亞洲區內第2大私募基金管理中心,投資基金公會指,正參考歐美等地研究將私募基金零售化。
香港投資基金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說:「將私募放入零售基金涉及很多問題,例如估值、流動性、套現能力能否達到贖回要求,所以要考慮很多因素,而投資者的認受性及教育亦很重要,因為玩法跟一般公募基金未必一致。」
她補充,將私募基金零售化需要很多配套,包括對投資者及中介人的教育,未來會繼續探索當中的可行性。
此外,公會於5月委託市場研究機構在網上訪問了500名本港投資者,調查發現,55%受訪者對未來12個月全球經濟持樂觀態度,對本港經濟前景持樂觀態度則有52%。
雖然港股大幅跑輸歐美股市,但調查結果顯示,有72%受訪者指出,香港仍是未來12個月最感興趣的投資市場,其次是內地及北美。
投資基金委員會聯席主席鄒建雄說:「估值方面,香港市場估值相對吸引一點,過去數月其實多了投資者,甚至是機構投資者留意內地及香港股市表現,我認為部分原因是希望趁低吸納。」
公會亦解釋,本港投資者有較明顯的本土效應,即偏好個人熟悉的本土市場,建議投資者關注不同市場,避免承受單一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