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中電在青山發電廠引入可在室內運作的航拍機及機械人,為高風險環境下的發電設施進行檢查,提升工程團隊的安全及效率。
它機身細小,但功能很多,一飛衝天後,用上照明系統,死角位、刁鑽位也逃不過它的「法眼」,加上激光雷達等,即使不用全球定位,仍能在室內使用。
中電用了數十萬元買入這部籠網式航拍機,主要用於檢查鍋爐及大型設施,取代以往用人手在密閉空間等高風險環境工作,有助盡快找到要維修的位置。
中電發電工程總監吳祺安:「它收集回來的數據其實是可以很多,但剛才飛行過程已把實時及整個飛行過程拿回來的資料把它數據化,數據化後同事主要的精力用於分析數據。」
他也是中電家庭的一份子,大車胎就知這些障礙對它來說是小兒科,那麼耀眼,還懂伸縮,走入狹窄及昏暗的地下引水渠都能360度拍攝,這部爬行機械人是中電向本地營辦商租借後改裝。
工程團隊可通過直播了解引水渠內狀況,取代傳統人手檢查時每次只可在水渠半小時的限制。
中電發電工程部高級工程師楊惠敏:「我們引水渠長度約1400米,以往安排工程人員做檢查,需要5至7日才能完成檢查,現時運用機械人幫忙做檢查大大提升效率,需要兩日便可完成這個檢查。」
在沒有機械人之前,工作人員需要穿著一套重大約10公斤的氧氣裝備,到引水渠做檢查,對體力有一定要求,但現在有了機械人,工作人員便可以輕鬆地做檢查。
中電表示,會繼續搜羅航拍機及機械人協助工作,提升效率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