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今年是汶川大地震15周年,一班香港的骨科醫生多年來為超過二百個在地震中需要截肢的幸存者,提供免費手術、義肢以及康復治療。
汶川地震幸存者黃思雨:「有時候刻意不要去想這個問題,一想到就會很心酸。他們是把我們看大了,但是他們也付出了很多。」
思雨說的「他們」,是指一班香港的骨科醫生,一切由2008年汶川大地震開始。當年思雨12歲,在瓦礫中親手割斷一條腿爬出廢墟。
與她一樣在地震中需要截肢,還有雲露。殘缺的歲月,遇上援災的香港醫生,矯形、做手術、裝義肢,曾經傷口數之不盡。
汶川地震幸存者魏雲露:「因為有骨刺,傷口一直沒有癒合,當時穿上假肢之後特別疼,就根本沒辦法走路,所以當時落差很大。後來再次做手術,穿上假肢之後就完全不一樣了。」
由卧床到再站起來,15年這班香港醫生陪著她過,三年疫情後再來港,多了陌生的景點,但感覺都沒有陌生,因為這裡的醫生,就是她們無血緣的親人。
汶川地震幸存者魏雲露:「很有包容性,真的很有愛心的一座城市。當時第一次來香港的時候,就感覺很繁華,後來再多來幾次,感覺就是回到了第二個故鄉,因為有很多我們的家人在這。」
當年有份援災的他,之後多次往四川,與其他香港醫生一起,除了放不下幸存的小朋友,亦想為內地醫療出一份力。
威爾斯親王醫院名譽義肢矯形師何錦華:「內地是很大量的病人,而服務專業的很少。香港做康復是跨專業的,團隊包括骨科醫生、物理治療師、義肢矯形師,跨專業團隊照顧一個病人,但內地沒有這個觀念,骨科與康復是分開的,但我們項目做了很多培訓,他們開始有觀念,這樣組成對病人最好,變成現在內地所有三甲醫院都有康復科。」
他又期望,日後更多年輕的香港醫生,與他們一齊到內地交流,培訓更多康復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