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摸石過河】京東績後港美齊冧價 新監管架構惹憂慮

【摸石過河】京東績後港美齊冧價 新監管架構惹憂慮

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摸石過河】京東績後港美齊冧價 新監管架構惹憂慮

【Now新聞台】業績後的京東集團隔晚在美股大跌,港股今日亦錄雙位數跌幅,股價今早大幅低開近10%,跌至近4個月低位,是早段表現最差藍籌,其後跌幅一度擴大至近12%,中午收市報158.2元,跌逾11%。大和資本認為,京東對消費市道緩慢復甦的看法,是前景展望負面的因素。

內地電商龍頭之一的京東,昨日公布去年第4季業績,雖然經調整盈利勝預期,但市場不看好集團的百億補貼計劃,外資大行於業績後調整了京東的目標價。

其中,大和資本將京東目標價下調10%至295元,麥格理亦下調目標價7%,但高盛輕微上調目標價。

大行引述管理層指,百億補貼計劃對盈利影響有限,大和亦同意集團營運效率提升,可望抵銷補貼帶來的影響,又認為市場之前對補貼計劃反應過度。

大和表示,更關注京東管理層對消費市道緩慢復甦的看法,是前景展望一大負面因素,下調京東今年收入及盈利預測6%和4%,並下調總商品交易量增長預測,估計按年增長10%。

高盛則指出,京東在電子產品、家電、超市貨品及藥業方面收入領先市場,可繼續發揮京東在倉儲及供應鏈的優勢。

不過,有分析認為,近期市場較難給予科技股較高估值。

利達LW基金經理及合伙人黃耀宗說:「現在因為利率高了,間間公司均說會派息,所以未必會給予溢價。除估值反彈外,最重要是監管陰霾見了頂,未來再沒有那麼多監管,不過,『兩會』前後出現很多不同類型的新監管架構,大家亦開始擔心要摸著石頭過河,未來應要怎樣走。」

分析又認為,約需時1季才知道監管機構新領導層的政策方向,以及如何平衡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及科技企業利益,在市場仍有變數下,科技企業估值難望大幅提升。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