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北京人元宵佳節吃元宵 老店保留傳統製作技藝列文化遺產

北京人元宵佳節吃元宵 老店保留傳統製作技藝列文化遺產

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北京人元宵佳節吃元宵 老店保留傳統製作技藝列文化遺產

【Now新聞台】正月十五,元宵佳節,不少人都會吃湯圓,取其團圓的意思,而在北京,大部分人都會食「元宵」,兩者有甚麼分別呢?

大排長龍,他買、他又買,志願者都要出動維持秩序。

北京市民:「北京人都這樣,買元宵的特別多,即使你有糖尿病,怎麼也得吃半個一個,一定要嚐一嚐。」

元宵外貌跟湯圓相似,圓滾滾、裡面包餡料,除了可以下水煮熟後直接吃,亦可以油炸。

錦芳小吃店經理邱雲賀:「湯圓餡料是軟的,它是包進去的,它的口感比較偏軟;而元宵餡料是方的,它比較硬,然後擱機器裡面,一點點滾出來、搖出來的。」

錦芳元宵製作師傅孫召軍:「傳統是全手工的,現在是半機器化,因為我們需要的量太大,人工的話可能做不出來。純手工的是太費人太費力,需要兩個人用木笸來回搖,需經過『四水四面』,會很累人。」

「四水四面」,即是將餡料來回過水及糯米粉四次。

這間百年老店的元宵制作技藝,已被列入北京市東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舖頭在元宵節前後,每日即搖即賣約8萬斤元宵。

搖元宵要過四次水,有一年四季都平安和滿的意思,祝大家元宵節不論吃「包」出來的湯圓 ,還是「搖」出來的元宵,都闔家平安、幸福美滿。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