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漁護署與蔬菜統營處合作, 引入新水耕種植科技,亦成功栽種三款農作物。漁護署指新水耕科技能有效減省農場人手,可在五年內回本,亦可避免太熱等天氣因素影響收成。
種菜需要的養分、光及水,這個水耕菜場都一應俱全。漁護署轄下的全環控水耕研發中心,引入三種新科技,包括氣霧耕作系統,將營養液霧化,更有利植物吸收。還有可移動水耕栽培系統,種植架可以靈活移動,騰出工作空間。
中心亦與中文大學合作研發自動化水耕種植系統,包括能夠自動播種的機械臂,亦有機械車幫助搬運農作物,自動系統目前仍在測試階段。
漁護署指新技術可以減省農場人手,數年內可以回本。
漁護署農業管理主任(農場現代化)李耀燿:「可移動多層式種植系統,其實有業界使用中,我們有和他們溝通,大家的計算方法都差不多,可以在五年內回本。」
中心成功栽種三款農作物,分別是西洋菜、紫白菜苗及金盞花。署方指利用水耕技術,可以全年生產農作物,而本地農場收成,近日受高溫影響,水耕有助供應穩定。
李耀燿:「室內全環控的情況下栽種,我們可以控制溫度、濕度及其他參數,全天候全年都可以生產,不會受到夏天氣溫的影響,相對於土耕,其實有這方面的優勢。」
漁護署正積極聯絡本地農場,會提供種子試種及講解,希望鼓勵農業應用水耕技術。
一盒100克的水耕紫白菜苗,售價約28元。漁護署為了推廣水耕種植,市民可以透過菜統處平台購買這些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