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曾獲頒諾貝爾獎的美國生物學家巴爾的摩,早前接受訪問時指有「確鑿證據」顯示新冠病毒由實驗室洩漏,但他近日改口稱只想表明不排除任何可能,不應使用「確鑿證據」一詞。
1975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美國著名生物學家巴爾的摩,五月接受《原子科學家公報》訪問時提到,他看到新冠病毒基因排序的「弗林蛋白酶切割點」,認為是有關新冠病毒源頭的「確鑿證據」,對病毒源於自然的主張提出有力挑戰。有關報道其後被多方引用,指是新冠病毒由實驗室洩漏的有力證明。
不過巴爾的摩近日表示,他當時的發現不足以證明病毒是自然或人為產生,兩者他都不排除,科學界需要小心探究。他承認自己用字不夠嚴謹,不應用上「確鑿證據」一詞,令人以為已經確認病毒來源。
另一方面,中國西華師範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及加拿大卑詩大學發表研究報告,研究人員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11月期間,武漢多個市場共17間商店出售的野生動物,指38種出售的野生動物中,有33種曾感染可影響人類的疾病或致病寄生蟲,但出售紀錄未有顯示,這些商店曾出售被指可能是新冠病毒源頭的蝙蝠或穿山甲。
世衛專家組今年初到武漢調查新冠病毒源頭時,曾到華南海鮮市場等地考察,但專家組未能確定當地街市在疫情源頭的角色。有病毒專家指研究顯示,野生動物市場在病毒起源上有值得再探究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