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2020年,美國上市新股有一半是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SPAC即是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又被稱為「空白支票公司」,沒有實質業務,透過上市募集資金後,管理團隊於期限內要尋找具前景但未上市的公司進行併購,提交予股東表決。
股東接受的話就會合併,公司變身成普通公眾公司,情況類似「借殼上市」,但若果股東不接納,又或者在期限前都未能尋找到併購目標,SPAC就要清算,將資產退還投資者,通常由上市到完成併購要在24個月內完成。
相對於傳統上市或借殼上市,透過SPAC進行流程相對簡單,節省時間及成本較低。
不過SPAC新股上市文件不會表明收購目標,只會簡略敍述收購行業,投資者只能靠股東背景、管理團隊往績,評估投資價值,而在與目標公司合併前流動性亦不高。
去年美國新股市場上市公司數目494間,按年倍升,當中SPAC上市數目接近250間,佔整體美國新股市場的一半,集資金額達到830億美元,佔整體集資規模四成七。
SPAC上市的勢頭到2021年仍未轉勢,今年至今已有逾200間上市,集資約650億美元。
英國維珍集團創辦人布蘭森旗下的太空旅遊公司維珍銀河,就與Facebook前副總裁創辦的SCH合併,維珍銀河以SPCE的代碼於2019年10月底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是焦點的SPAC交易之一。
回顧亞洲市場,新加坡有意最快年內引入SPAC融資機制,有望成為亞洲首個供SPAC掛牌上市的主要交易所。
本港方面,證監會及港交所代表剛剛於3月1日向金融領導委員會委員簡介SPAC在環球金融市場的最新發展,研究推動SPAC在港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