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內地專家:用戶可按需求決定禁止APP麥克風使用權限

內地專家:用戶可按需求決定禁止APP麥克風使用權限

【Now新聞台】內地當局多次就私隱問題,要求部分手機應用程式進行整改。有專家經過測試,證實手機應用程式可以在用戶不知情下「偷聽」,提醒要設定有關權限。

手機應用程式APP為生活帶來便利,但不少人發現當自己在交談中提及或搜尋過某樣東西,上網期間便會出現大量相關廣告,亦有說法是APP可以「偷聽」。

央視找了專家進行測試,在一個測試程式發送一段兩秒的錄音,停止錄音後,程式仍然在背景執行繼續錄音,由此證實可以實現「偷聽」,即使電話上鎖仍可做到,持續一段時間後才自動停止。

專家提醒用戶可以在程式的權限設定,決定是否禁止使用麥克風,但目前未發現有APP將錄音上載後的「偷聽」行為,用戶的網購、瀏覽及搜尋紀錄才是「元凶」。

APP治理工作組技術專家何延哲:「為甚麼說有時候你會感覺被偷聽呢?提供大數據來源,它不是當前這個APP,它可能是其他APP,你去做過一些操作,它會把相應的信息匯總到一起,它可能還會關聯,關聯你的好友,關聯你同一個區域內的人員,然後他們有的一些動作,也可能會成為推送廣告的一個方向。」

內地部門近期多次就應用程式的私隱問題採取行動,工信部在1月底通報,要求整改157款涉嫌違規收集個人資料,或過度索取權限的程式。部門自2019年起已檢查62萬款程式,2000多款違規程式要整改,132款被勒令下架。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