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官媒批評科技巨頭進軍社區團購。幾大新經濟股中,以美團沽壓最大,曾跌逾7%,低見272.2元。
內地官方針對科網巨企發文,有解讀指,是跟發展社區團購有關。
《人民日報》上周五透過微信刊出文章,批評互聯網巨頭擁有財力、資源及技術,應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作為,不應「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
另外,政治局會議提及,要強化反壟斷及防止資本無序擴張,令外界理解為跟社區團購有關。
資深證券業人士溫天納:「迴避規管的機構,肯定會加強監管。要留意未來數字人民幣變化,其實可能朝向互聯網或新經濟,可能由政府實體管理或操作,也不奇怪。變相對現有騰訊、阿里或美團增長可能放慢。」
社區團購是以民眾生活的社區,向生產商或批發商大量買入低價的糧油食品,居民就在區內的商店取貨。
內地疫情一度令出門買菜變得不便,逐漸網上落單的社區團購能滿足特殊需求,是今年不同大型企業要攻佔的一塊「肥肉」。美團、阿里、拼多多陸續加入社區團購平台「燒錢」補貼,引來壟斷市場打擊菜販、小商戶的批評。
不只他們,供應商亦擔心可能失去定價權,據內地傳媒報道,陸續有供貨商表示,多家社區團購平台,嚴重低價甚至低於出廠價,損害客戶利益,禁止給定價過低的社區團購平台供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