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恒指服務公司收市後,將公布同股不同權和第二上市公司,應否獲納入恒指及國指。摩根士丹利稱對結果看法正面,阿里巴巴、小米及美團三隻股份最快九月「染藍」,料引導37億美元被動資金流入。
摩根士丹利表示,恒指公司如果允許將同股不同權及第二上市公司納入到兩大指數,意味阿里巴巴、小米及美團等新經濟股,最快會在下季季檢時有機會「染藍」。
大摩認為,阿里去年已符合恒生綜合指數的快速納入指數規則要求,「北水」亦早已可買小米及美團。
這些規則的改變,可被視為資本市場願意作改變,而同股不同權及第二上市公司在港股市場重要性日益增加,以市值計,阿里、小米及美團佔港股總市值的一成半。年初至今,佔日均交投量及南向交易量的百分之7至8。
調整預期將令指數內行業配置變得更為平衡,新經濟股將令恒指的預測市盈率倍數,提升0.9個百分點。大摩表示,如果以上市公司自由流通量計算的市值作為考慮因素,在基本的情況下,日後恒指內非消費必需品股的比重將大幅提升,由目前的百分之4.3升至一成六,超過通訊服務,成為恒指內比重第二大的類別。金融股比例將由原來的超過四成七,降低至四成一。
摩根士丹利預期,正式納入的時間,可能會在第二季指數季檢之後,即最快會在九月上旬生效。
市場對新經濟股染藍的憧憬,反映在股價之上,除了「北水」仍未能買入的阿里,年初之今跌百分之2之外,接連破頂的美團累升一成八,小米亦升一成四,三隻股份成交和流通量均跑贏大市。
大摩相信,這一輪的成份股調整,料將吸引37億美元,即折合逾286億港元的被動資金流入到阿里、美團及小米。短期內亦有利南向資金流向美團及小米。
大摩預期,成份股中有大型互聯網及科技公司,長遠對本港資本市場正面,吸引更多投資者及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