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有沒有想過自己五年後的生活會過得怎麼樣呢?是會變好抑或原地踏步?靠自已的努力可以向上流是否仍然可信?國際知名的公關公司愛德曼最新的調查,反映愈來愈少人相信苦幹就可以成功。
愛德曼的全球信任度調查報告,在28個地區包括香港,合共訪問了逾3.4萬人。報告指出,只得四成七人認為自己以及家人於未來五年經濟方面,生活將會有改善。
所有受訪的發達國家或地區民眾都前景悲觀,最極瑞的法國及日本相信未來會變好不夠兩成,香港受訪者亦只有約三成人看好未來,比例較上一年更少。
較為落後、發展中國家的受訪者對前景看得較好,當中肯雅有九成人相信未來生活會變好,至於印尼以及印度也約有八成人認同,中國內地則有近七成。
愛德曼行政總裁的解讀是多數人對未來充滿恐懼,對於現有的工種被自動化取代是原因之一,同時多數人認為,現存的制度只是服務少數上層社會的人,普通人可以靠自己的努力,透過工作向上流動,恐怕已經不是主流的信念。
發達國家的受訪者覺得未來生活未必會變好,包括了對現實世界運行中的資本主義存在質疑。五成六受訪相信,現行的資本主義壞處多過好處,大部分人認為資本主義雖然令人有改變的渴望,但同時帶來社會不公。
調查亦顯示,大多數人不再信任政府、富人以及宗教領袖,可以解決目前的困局。他們更相信科學家,甚至是自己僱主的能力。調查機構相信,收入的不平等是影響信任度的主要因素。
逾九成受訪者亦希望,受僱公司的行政總裁作為企業領袖,可以更多在不同議題上發聲,特別於收入不平等、氣候問題以及自動化對工作帶來的影響等方面。他們相信行政總裁發聲,可以比政府更快帶來改變。
有部分企業的高層似乎已經了解到員工的心聲,好像投資銀行貝萊德的行政總裁,於最新一封的「致企業CEO的信」當中,特別提到氣候變化,已經成為影響公司前景的決定性因素。
另一間大型企業微軟亦有為氣候問題發聲,公司承諾會減少碳足跡,並於2030年時會達至「負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