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在北京,不少大酒樓及酒店都可以見到這些木製、有中國畫的北京宮燈 ,六十四歲的翟玉良大半生都在製造宮燈。
由清朝開始盛行的宮燈,要靠百多件木板接合而成,不會用上一顆釘子,手工要求極其精細。玻璃扇面的畫工也講究,工序複雜,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可惜這門工藝已後繼無人。
全國原本有三間燈廠人手製作宮燈,目前只剩下翟師傅工作的這間燈廠堅持下來。翟師傅表示宮燈除了直接掛在天花,也會搭配由木頭雕刻而成的龍鳳燈座,要製作這種燈座要最少一個月,近年已越來越少見。
五十七歲的郭燕清是燈廠四名師傅之一,也是最年輕的一位,可算是最後一代傳承人。他說訂單買少見少,感覺前景暗淡。
燈廠的儲存倉內都是幾位師傅的心血,每支燈用上最少一個月製作,可惜有些囤積三年也沒賣出。
最近故宮需要訂製過百支宮燈作佈置,他們只得四人做不了,故宮最終另找工廠利用激光打印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