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任世界銀行行長,將由美籍韓裔醫學專家金墉擔任。本集《國際評論》邀得評論員王慧麟分析,這位由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名的金墉接掌世銀,背後的意義。
王慧麟表示,奧巴馬提名沒有財金背景的金墉出任世界銀行行長,反映出奧巴馬政府對世銀的功能策略有轉變。他指出,過往IMF和世銀的分工,是IMF主要負責解決實際金融事務,例如歐債危機,而世銀則著力協助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但近年這種單向的思維有所改變,美國政府除了希望透過一些項目幫助第三世界國家發展經濟,同時可以促進經濟以外,如人權、環保、教育等方面有改善。所以奧巴馬推舉醫學專家的金墉出任世銀行長,是希望藉其背景,拓展世銀在經濟以外的影響範圍。
王慧麟指,美國自卡達時代,世銀協助第三世界發展經濟項目,開始要與人權狀況掛鈎,時至今日更需與法治掛鈎,為了配合美國藉世銀向第三世界國家,推動符合西方的價值觀,包括人權、法治、自由等,所以世銀掌舵人不可落入第三世界國家手中。
而今次世銀行長由非白人的金墉接任,既可回應第三世界國家對世銀長期由美國主導的不滿,但金墉是由奧巴馬提名,亦顯示世銀由美國壟斷局面仍然不變。
他又指,在金墉掌管世銀後,金磚國或第三世界國家發言權未必會有明顯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