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前部門主管撰文,批評高盛剝削客戶後,有團體要求美國國會進一步立法,限制投資銀行活動。另一間投行摩根大通就要求員工,不要用對手的醜聞佔便宜。
一石捲起千層浪,高盛前高層史密斯,在《紐約時報》控訴公司喪失道德剝削客戶的辭職信,震撼華爾街。較受注目的,是對手摩通指,高盛雖然飽受醜聞困擾,但不應趁機利用黑材料,攻擊對手。
摩通行政總裁戴蒙,給員工的內部信件表示,留意到史密斯的文章,引起華爾街激烈討論,但希望員工不要用對手醜聞佔便宜,摩通一向不是如此做生意。
不過有分析認為,摩通強調君子之爭,並非真心,只是怕史密斯的指控,不只影響高盛聲譽,最終更會令公眾對整個華爾街的投行,失去信心。
關注消費者權益的團體,隨即進一步向國會施壓,要求更全面落實「伏克爾法則」,令華爾街重回正軌,包括限制投資銀行「坐盤交易」與客戶對賭的情況。
不少歐洲投資者亦加入聲討高盛,如管理3000億歐元資產的荷蘭投資顧問APG批評,辭職信風波後,高盛並未有及時向他們交待,承諾以客為先。
不過,亦有高盛客戶公開支持高盛,聯合科技財務總監形容,與高盛多年關係,是又愛又恨,但總體上,高盛仍是投資銀行界中,知識及經驗最豐富的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