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爭奪新股市場】傳美證交會研放寬上市監管

【爭奪新股市場】傳美證交會研放寬上市監管

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爭奪新股市場】傳美證交會研放寬上市監管

【Now新聞台】除了本港準備引入同股不同權架構外,有報道指,美國證券監管機構亦正考慮放寬監管,以鼓勵更多企業到美國掛牌。

新股市場這塊大肥肉吸引各個市場爭奪,不論香港、新加坡、紐約及倫敦均在較勁。

觸發香港要引入同股不同權,是內地電子商貿巨企阿里巴巴曾尋求在本港上市,但最終選擇在容許同股不同權的紐約上市。

紐約的規定是,具同股不同權的公司股票一般分為兩級,創辦人持有的那一級股票投票權,普遍是普通級別股票的十倍,故即使僅持10%股份甚至更少,亦不會失去公司控制權。

有分析指,由於美國法制賦予小股東「集體訴訟權」,一旦小股東權益受損,可透過低成本訴訟追討,令同股不同權有適當的監察及平衡。

另外,美國國會於2012年通過法案,放寬小型企業及創業公司上市准入門檻,降低上市成本,容許公司透過將少量股票售予私人投資者集資,而年收入低於10億美元的企業,上市後,五年內毋須公開財務資料。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正考慮將法案適用範圍,擴大至所有企業,以增加上市公司數目,並指有意改變上市招股規定,容許有意上市的企業秘密提交申請,若最終未能成功上市,財務資料將會一直保密。

歐洲方面,雖然英國讓公司採用不同投票權架構,但禁止將權力集中於少數人手上的股份上市。多年來英國機構投資者均強烈支持一股一票,令英國沒有同股不同權的企業上市。

至於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雖然接受同股不同權企業掛牌申請,但成功上市例子不多,東交所亦不鼓勵。

另外,新加坡交易所上市委員會2016年以大比數通過,支持雙重股權架構,目前正進行諮詢。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