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內地外匯儲備近六年來首度跌穿30000億美元,國家外匯管理局提醒,市場毋須特別看重所謂「整數關口」,強調外儲波動是正常現象,有分析預期,內地外匯儲備將繼續下跌。
內地外匯儲備規模連跌七個月,終於跌穿30000億美元關口,為近六年以來首次,上月外匯儲備降至29900億美元,低於預期,按月減少123億美元,是自2011年2月以來,首度不足30000億美元。
外管局解釋,外匯儲備規模下跌主因,是人民銀行向市場提供外匯資金,以調節外匯供需平衡,國內外經濟環境複雜,外儲波動屬於正常,外界毋須特別看重所謂「整數關口」,強調規模雖然略低於30000億美元,但仍是全球最高水平。
外管局又提到,跨境資金流出情況較早前有所放緩,外匯儲備跌幅按年及按月亦明顯收窄,相信在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下,可支持人民幣成為穩定強勢貨幣,有助促進外匯儲儲規模保持合理充裕。
有分析亦指出,外匯儲備跌幅收窄,與近期推行的外匯政策有關,相信未來規模仍會下跌。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不排除,未來會再有規範資本流出的政策出台,因為一旦外匯儲備短期大幅回落,勢打擊市場信心,但相信中央在限制資本流出同時,會放寬資金流入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