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五年首次】內地生產物價增幅高於通脹

【五年首次】內地生產物價增幅高於通脹

【Now新聞台】內地物價升幅持續擴大,通脹見今年高位,而受原料價格上升帶動,生產物價增幅擴大至五年來最大。

踏入冬季,上海街市的菜普遍貴了,例如草頭,每市斤原本售約4元人民幣,現時上升數倍,菜販表示跟天氣有關。

菜販又指,部分蔬菜來貨價升得太多,入貨態度變得審慎。

國家統計局表示,蔬菜種植成本上升,菜價大漲是推高了整體物價的一個主要原因。

反映通脹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上月按年升2.3%,高於市場預期,亦追平了今年的最高水平,其中食品價格升4%,鮮菜價格更升逾15%,而非食品價格亦按年升1.8%。

另外,反映生產成本的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按年升3.3%,增幅遠高於預期,是自2011年10月以來最大的升幅,按月計升1.5%。

生產物價按年升幅亦是逾五年來首次高於消費物價的升幅,內地商品價格近月急升,國統局指,煤炭開採價格按月升逾10%,按年升28%,黑色及有色金屬加工價格,按年分別升22%及12%。

有分析預期,生產物價至明年中仍會維持向上,除因去年基數偏低外,中央繼續去產能工作亦支持商品價格。

中銀香港高級經濟研究員蔡永雄預期,明年通脹保持平穩,而政府亦須控制房地產及人民幣貶值的風險,相信短期內不會放寬貨幣政策。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