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控股第三季純利增長達六成半,不過反映核心業務表現的實際稅前利潤,則大幅倒退三成半。滙控在倫敦的股價,較本港收市跌大約百分之4。
歐洲債務危機,直接影響滙豐控股第三季業務表現。期內股東應佔溢利為52億美元,折合約404億港元,按年增長六成半。看似成績不差,但當中包括,因為信貸息差而產生的41億美元長期債券公允值變動。
如果撇除有關因素,反映核心盈利表現的實際稅前利潤,第三季只是賺29.6億美元,按年倒退三成半。而首九個月實際稅前利潤為144億美元,按年倒退百分之2。
滙豐控股行政總裁歐智華表示,歐債危機影響到普遍的金融服務,令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業務的信貸及利率交易業務收入減少。資產負債管理收入下跌,反映利率持續低企,對坐擁大量「平錢」的滙控不利,。
期內淨利息收入按年增長百分之6,不過,費用及交易收益淨額,大幅倒退兩成三至43.6億美元。貸款減值虧損,由去年的31億美元,擴大至38.9億美元。
美國縮減消費融資組合,加上貸款減值準備上升。滙豐融資第三季虧損擴大至16億美元。截至九月底的一級資本比率,提升至為百分之10.6,達到目標水平的上限。
歐智華指,銀行業面對重大困難,宏觀經濟、監管及政治環境持續不明朗,歐洲尤其嚴重,拖累第三季金融業整體表現。他表示,會專注落實5月公布的集團策略,成本數字已經開始改善,經營支出與全職僱員數目都低於上一季度。集團會繼續投資增長較快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