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台灣大選進入倒數一星期,選前最後一個超級星期六,國民黨、民進黨和親民黨總統候選人都盡力拉票。
經濟是大選其中一個重點議題,在兩岸經濟協議ECFA下,一些農民受惠於零關稅出口,亦有農民不認同過分倚靠大陸,尤其可能面對另一次政黨輪替,認為要鞏固本土經濟。
台灣有「水果王國」之稱,水果除了受本地人青睞,五年前擴大出口至内地。在兩岸經濟協議ECFA下,「早收清單」的規定18項漁農產品零關稅出口,當中還包括虱目魚及茶葉等。
台陸農貿逆差逐年減少,三年前起更轉為順差,14年達三千多萬美元,當局指ECFA有成效。
本身從事行政工作的蔡得黃,七年前放棄辦公室生活,返回家鄉雲林縣務農,眼見財團集中生産有利潤的農作物,令他更決心投身發展本土農業。但蔡得黃屬小農戶,沒有從ECFA中直接獲益。
國民黨候選人朱立倫在台中參觀兼拉票,繼續重申國民黨兩岸貿易政績,強調當選會進一步推動兩岸貨貿。
有學者認為,國民黨的兩岸經濟政策受惠不均。他期望貨貿談判更透明,否則只會予人黑箱作業,出賣台灣利益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