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德國之翼客機空難,令一向以安全著稱的德國,以至歐洲航空業蒙上陰影。事故原因有待調查,其中最大疑點,是飛機持續數分鐘急降,但地面控制中心卻不曾收過機師發出求救信號。
有專家估計,其中一個可能,是機艙突然失壓和缺氧,令機師失去意識;另一個可能,是機件故障,例如電力故障,令儀錶讀數錯誤或無法顯示,或失去導航指示及無線電聯絡,令機師無法預料飛機即將撞山。
肇事飛機在1991年2月開始投入服務,至今已24年,飛行四萬多次,飛行時數長達五萬八千三百小時,但有飛機工程師指,若安全措施正確,機齡並非十分重要。
飛機每隔八年需進行六星期全面整修,所有零件徹底檢驗,大多部件會進行更換,在某程度上,可謂與新飛機無異。
今次是三個月內,第二宗涉及廉航的空難,廉航是否較不安全,惹起關注。專家指出,沒有證據顯示航空公司的安全系數,與票價高低有直接關係。以是次發生事故的德國之翼為例,日前獲一個安全評級網站,評為第二高的六星級。
業內人士指,廉航絕不會為減低成本,而犠牲安全,省錢有許多方法,例如飛行短途航線、不提供餐飲、減少機艙服務員數目、減少飛機在機場停留時間、避免使用大機場升降、和節省機場停靠費等。
目前全球廉航公司超過一百七十家,佔航空市場份額百分之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