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娛樂乜乜乜〉Mr.有其歷史意義

〈娛樂乜乜乜〉Mr.有其歷史意義

【now.com】有說Mr.要散band,其實講了好多年。跟環球的約應該完了,有些隊員早已部署好個人發展,市道不景氣,Mr.形象在某些人心目中也不算好,工作量已難跟當年谷到上紅館時比較,偶然亦傳出隊員不和。散band似是自然不過的事,只不過一隊band散或聚,有時跟愛情一樣,沒有激情,也會有感情,有些用時間建立的默契,捨得就這樣放手嗎?只有當事人能衡量,所以直到他們正式宣布之前,我也不會相信已散band了,個人發展過,之後又再合體的例子比比皆是,要看他們造化。

Mr.是否一隊必須要存在的樂隊呢?當然不是,世界上大概沒有必須存在的人,但對我來說他們是很好的樂隊,也對香港樂壇有歷史意義。前者你不需要認同,鹹魚青菜各有所愛;後者你不能否認,即使那個意義其實不算很大。

在Mr.出現之前,樂隊幾乎在主流樂壇消失,去到2000年,7、80年代的樂隊潮已經歸零。直到2008年,出現兩隊新樂隊Mr.和RubberBand,簽約大唱片公司,成功登陸主流,當時來說就只不過是簽新人的芝麻綠豆小事,現在回看兩隊樂隊為香港再度造成一股樂隊潮流,是事實。

兩隊曲風完全不同,取向各異,但常被拿來比較,其實沒甚麼好比。惟一可以講的是形象,RubberBand外觀上比較踏實,情懷行先;Mr.偏向外型系,一隊外表好睇的樂隊,有辣有唔辣,吸引聽眾尤其是女聽眾輕而易舉,商業品牌合作也更暢順,但就常被指指點點是boy band,這個負面形象至今擺脫不了,在那些人眼中,Mr.夾band是為媾女的,唱法是學陳奕迅的,歌是抄的,立場是親中的。所有走入主流會被誤解的標籤,Mr.全部都有,所以有段時間,他們很憤怒。

不是想為他們平反,只是想講我看到的Mr.,你也不需要相信,沒所謂。其實他們比誰都努力,從簽環球那刻開始,每次跟Dash跟Alan見面,他們都緊張問:「你覺得這首歌如何?覺得我們最近有甚麼做得不好?我們想這樣那樣你又有甚麼意見?」但凡見到可以問意見的對象,他們都會問。Ronny和MJ則是技術派的,練歌的時候他們彈結他,休息的時候他們也在彈結他。我第一次見到那種細細個可以放在背囊裡的電子結他機,彈出來冇聲,要用耳筒聽的,就是看到他們在用,他們怕會吵到其他人,所以經常帶著。Tom則是呆呆的,一個很隨和的隊友。

沒有誰比誰高尚,他們也一如其他樂隊努力經營,只是環境不同,聽眾層面不同,遇到的問題也不一樣。你可以用自己的角度來評論他們的價值,沒所謂的,每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在2008年開始樂隊復甦的一段小歷史,Mr.是中堅份子之一,也為後來的主流樂隊,無論正確的還是錯誤的,做了一點示範。將來的樂隊環境沒人知道,但若然有人談起這段小歷史,則Mr.是一定要被提到的,若沒提到,就不完整。

樂隊Mr. 2008年出道,當時引起一陣樂隊潮流。(Facebook圖片)
一曲《如果我是陳奕迅》,為他們打響頭炮。(網上圖片)
2010年初踏紅館開騷。(Facebook圖片)
Mr.偏向外型系,常被指指點點是boy band,負面形象至今仍未擺脫。(Facebook圖片)
他們又獲譚詠麟(左二)大力支持,不過近年常常不齊人。(Facebook圖片)

文:魯連

〈娛樂乜乜乜〉逢星期一至五刊登
將每日的娛樂熱話,以全新角度為大家點評,大膽假設,細心求笑,希望滿足到去到邊度都好鍾意睇娛樂新聞的你。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