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com】「作為一個香港人,面對現時這種狀況,很多事情已經笑不出來。」這是黃子華早前接受訪問時,解釋今年為何不舉行棟篤笑,改為演出舞台劇《前度》的原因。
經過網絡世界的浸淫,這幾年大家已經把「抽水」這回事練習得駕輕就熟,而且曲到圓的技倆也不再是獨步單方,不少人都玩得手到拿來。這些功績,我們會歸功於網絡,會歸功於《100毛》,其實想深一層,這些套路,我們不就是師承周星馳與黃子華兩位師傅嗎?尤其子華,能將笑話跟政治、社會民生融為一體,單單是將「搵食啫,犯法呀?我想㗎!」推展到哲理層面,成為人生三大矛盾,就是曲到圓之典範。
一個笑話,可以是苦中作樂,挖苦完自己,止一止痛便再上路。不過今天大家的傷勢不是跌倒擦損,而是傷得見骨,若醫生來到還只是幫你止止血,貼塊膠布,誰也不會笑逐顏開。上星期,子華轉個舞台,換個模式,《前度》舞台劇正式公演,傳媒急不及待公開內容,直指男神之神勇,言語間講出社會上世代之爭,還暗摑七警案,就連法拉也鬧爆教育界之虛偽⋯⋯於是那份坦率贏得觀眾的真誠愛上。
《前度》是改編自1995年的英國舞台劇《Skylight》,當年演出後備受讚許和推崇。即使2015年重演,亦大獲好評,奪得「Tony Awards 2015 Best Revival of a Play」獎項。劇目出品於90年代,當時英國正面對貧富懸殊問題,社會開始以財富劃分權勢,於是該劇的原創者Sir David Hare便借兩個角色,引申出社會上的大小問題,甚至為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作出爭辯。廿年後的香港,我們正正要面對同一類問題。甚麼市場主導、高地價政策、最自由經濟體等成功的迷思,今天已走樣得叫人不堪入目,甚至成為社會問題的根源。所以在這種框架下,經編劇莊梅岩小姐悉心地把劇本翻譯成廣東話,將劇中談論的問題本地化,就已經是一部令人看得賞心悅目,夭中心肝脾肺的佳作。
有子華跟法拉的氣壯,將一眾理直之言盡情在舞台發放,是值得可喜的。只是看見傳媒對作品的讚嘆和驚訝,某程度上,似在反映出這種大刺刺地諷刺政府的作品,還是屬於罕有之物,要珍而重之。一個政府若不肯接受批評,不肯承認過失,甚至連軟性的提點都拒諸門外,那麼距離進步的步伐只會愈走愈遠。相比起20年前英國的狀況,我們不單止比不上,甚至帶點可悲。
文:余建
〈娛樂乜乜乜〉逢星期一至五刊登
將每日的娛樂熱話,以全新角度為大家點評,大膽假設,細心求笑,希望滿足到去到邊度都好鍾意睇娛樂新聞的你。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