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com】簡體字我會看,小學時偶然拿起一本簡體書,自自然然就會看了,但從來不喜歡使用,是連手機app也不敢用有簡體字的那種人。因為以前上大陸網中毒多次,已經怕怕。電視也追得到幾個大陸台,也從來不看,直覺就是有陷阱。常常被在大陸工作的朋友笑我落後,什麼大陸比香港先進得多,用app付款好方便,好好好,你賺多啲,我冇興趣,也冇能力。
多年來的迴避,最終也要面對,J5台要開始用簡體字幕了。好多人嬲,好正常,唔正常是沒有任何事可以做,投訴又如何?就算所有母語是廣東話的香港人一起投訴,他要不理,還是可以不理。也有人說,不喜歡不要看呀,還有其他台!問題是今天是J5台用簡體字幕,美其名為國語人士提供選擇,但投訴下才發現通訊局對字幕並無規管,即是如果下個月其他台一起轉簡體字幕,也是冇得嘈的。溫水煮蛙,你仍能呱呱叫,以為未死,其實手腳已熟,不能動了。
簡體字對香港文化的傷害相信不需要再多講,其實也對來香港生活的內地人不好。去過外國讀書的人,應該都感受過融入外國文化的難度,再不排外的外國人,也會視你為外國人的,怎樣才能成為那個地方的一份子,生活得舒服呢?
語言是第一關,通常去讀書之前,就先要有入門的語言能力,因為讀書也是短暫生活,有幾年要捱,就算有大量親戚朋友照應,你也可能要搵兼職、認識當地朋友、參加學會,需要外語社交。而學外語的最佳途徑,就是看電視,聽力進步神速之餘,還能認識當地發生的事,還有文化和價值觀。
學習是融入的最重要過程,如果當天外國的電視節目,有繁體字幕,就會對舊有語言產生依賴,學習將會非常痛苦,只能成為一個外國人眼中被排擠的對象,生活也不會好過。
今天的香港在大陸人眼中當然不是外國,大概就是地鐵未通車前,港島人眼中的大澳小漁村吧。那時的城市人要搬入小漁村,不學鄉例,不學聽圍村話,也是非常痛苦的事,除非完全不打算社交,否則就會有磨擦,互相不認同對方。
而J5的簡體字幕,我覺得,正在製造這種磨擦。
文:魯連
〈娛樂乜乜乜〉逢星期一至五刊登
將每日的娛樂熱話,以全新角度為大家點評,大膽假設,細心求笑,希望滿足到去到邊度都好鍾意睇娛樂新聞的你。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