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com】昨天(27日)張敬軒發了一條微博如下:
「七月十四日要留下買路錢,想不到這個年代還有這樣的事。拍攝費用給了政府,村民說給政府不算,理論三個小時一個鏡頭都拍不成,大隊放棄,收兵開車,又遭村婦們攔著,要求停車費,防礙休息費……真是聞所未聞。徐聞這樣,連開平這樣的僑鄉也這樣。教科書不是要學生們了解國情嗎?這就是國情!」
這段話說的是他在開平拍攝時遇到的事件。可想而知,軒仔被批判的聲音會有多大。他也不是第一次了,向來敢言,樹了不少敵人。結果在一片謾罵聲中,軒仔刪除了這則微博。謾罵當中也夾雜了一些另一角度的證據,有人聲稱政府已公布沒收過任何費用,也有人自稱是當事人,指是因為劇組違背口頭承諾過的拍攝費,加上嚴重擾亂當地人生活,才引發事件。
所以現在是羅生門,軒仔遇到的事是真,但原因可能是錯。但就算他發的整個都錯,惟獨是最後一句:「這就是國情!」一定正確,因為這件爭論的終結方式,本身就是國情的反映。
反映出的國情,就是大家都在情緒化地追求一種錯誤的和諧。當發生一件像這樣的有爭議性事件,有人指出問題時,結果大部分人都選擇將核心的問題置之不理,而優先選擇攻擊提出問題的人。
就跟一個人有病去睇醫生,不探究病因,只醫病徵一樣。旁邊有人覺得應該查清病因?鬧爆他!結果呢,疾病未除,輾轉又再出現病徵,越來越嚴重,越來越難醫,維持身體穩定的成本越來越高。病得最嚴重者,是不理自己病情的病人,我要返工我要賺錢,醫生請你幫我止咳。
好歹要查清查楚,照照X光,若是癌症,早醫早痊癒;或許是肺炎,那也可以對症下藥;又或者驗到真的是普通感冒呢?明明事情搞清楚,誰對誰錯就一目了然,但人總是害怕,怕一旦是癌症,就沒錢醫,返不到工手停口停。這樣下去,病永遠醫不好,人就這樣死去。
這就是病情,這就是國情。
文:魯連
〈娛樂乜乜乜〉逢星期一至五刊登
將每日的娛樂熱話,以全新角度為大家點評,大膽假設,細心求笑,希望滿足到去到邊度都好鍾意睇娛樂新聞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