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政情:國企資金反攻香港電力市場

政情:國企資金反攻香港電力市場

中電宣佈聯同內地的南方電網收購青山發電廠,令南方電網持有電廠三成的股權。中電和港燈兩間電力公司已投資內地電力業務多年,這次是首次有國企反攻香港電力市場。

青山發電廠雖然為中電服務,但大股東是埃克森美孚。前年中電大幅加電費,政府想削減加幅,但中電一直拉鋸,拒絕妥協,當時政界已有有傳聞,是因為埃克森美孚要求中電管理層企硬。

最終管理層透過提前回饋差餉地租,應付政治壓力。但中電這次屈服,政界就有傳聞,埃克森美孚覺得香港投資環境已經不同,想淡出香港投資。要取代外資,除了中資,似乎都別無選擇。

中電高層向傳媒吹風時亦承認,埃克森美孚早有意減少投資,而中港融合是大勢所趨,公共事業亦在所難免。

香港現時的發電燃料,一半是依賴燃煤,天然氣及核能各佔兩成半。由於天然氣價格較貴,加上污染較嚴重,早在特首曾蔭權年代,政府已經計劃在2020年將核電的比例大幅調升至五成。

不過,日本福島地震令全球對核電相當有戒心,現任環境局局長黃錦星計劃將核電的比例目標下調至四成。由於大亞灣核電廠提供的電力有限,要提升核能發電,一定要靠新的核電廠。

香港要建一個骨灰龕,區議員也反對;要興建核電廠,可能性基本上是零。隨着內地環保意識提高,想興建核電廠也不容易。今年七月,江門想興建核燃料加工廠,引發大規模示威,最終也要暫停。能源問題屬區域問題,即使在內地,一個城市也不可能自給自足。

兩地融合爭議不斷,以東江水為例,有人批評價格太貴,同時也有左派人士指,「香港再唔聽話,阿爺就連水都唔俾你飲」。電力市場也有國企參與,政治敏感度可想而之。政府年底會就發電燃料組合進行諮詢,今次除了要應付環保團體,中港融合的趨勢亦可能燃起本土主義團體的關注。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