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抽查60款本地手機應用程式,發現不少程式都會讀取用戶的手機資料,當中以遊戲程式取得的資料最多。
智能手機的應用程式幫助我們解決很多問題,但隨時會曝露個人私隱。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抽查了60款本地的手機應用程式,超過七成會讀取手機的識別碼,六成會讀取手機位置,大約一成更會取得短訊、通訊錄和通話記錄。
不過不少程式都無提供私隱聲明。就算有,用家都要連結到網站才看到,公署批評透明度不足。
讀取最多個人資料的都是遊戲程式,可以一次過讀取七至八項資料。有電腦專家表示,情況十分普遍,更指有些防盜程式,可以控制手機鏡頭,但假如有人入侵程式便可能會被人偷拍相片,一舉一動都被人知道。要刪除程式才能停止資料外泄。
私隱專員公署就正跟進10款泄漏私隱風險較高的程式,又去信給另外50款程式的開發商,要求他們改善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