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金局發表報告,發現行政成本佔了基金開支比率近五成,提出多項建議降低強積金收費,包括引入非牟利經營者向供款人提供低收費的供款計劃。
積金局委聘獨立顧問就強積金成本做研究,發現行政成本佔了基金開支比率(FER) 近一半。
最新的基金開支比率是百分之1.74,總值大概70億元,不過,超過四成亦即30億,都是行政成本,而投資管理和保薦人收費就分別佔三成多和兩成多。
積金局認為可以透過各項行政措施改善,已經致函財政司司長,建議為強積金基金收費設上限、規定所有強積金計劃提供不同種類的低收費基金、設立簡單穩建的基本基金,以及引入非牟利經營者提供簡單、低收費的強積金計劃。
積金局亦同時執行一系列短期措施,包括推出電子系統精簡程序、鼓勵持有多個戶口的僱員整合帳戶,以及要求成本效益較低的基金再整合。
積金局預計,如果建議獲政府採納,配合短期措施,六年後可以將開支比率降低0.6個百分點,大約節省24億元。
積金局主席胡紅玉又指,一般的退休保障制度需要三、四十年才發展成熟,希望強積金可以發展成收費合理、運作簡單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