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港府首推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

港府首推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

【now新聞台】政府公布香港第一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合共480項,包括手工藝、節日儀式及地道美食等。政府表示,會根據清單項目的逼切性,制定文化保護措施。

黃嘉曼一家在街市替街坊線面已經30年。只要一盒海棠粉、一條線,黃嘉曼就能替人除面毛。她說,這個技術沒有書本教授,是由古人一代代口耳相傳,流傳至今。這個漸漸失傳的技術,被列為香港文化遺產之一。

康文署公布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包括480個項目。

粵語、客家話、漁民話獲列入文化遺產;市民熟悉的太平清醮、農曆七月舉行的盂蘭勝會、客家山歌、舞火龍、功夫螳螂拳都列入名冊;手藝製作如粵菜點心、涼茶、紙紮公仔、棺材製作亦包括在內;養豬、捕漁、養雞都包括。部分名單裡的項目面臨消失,比如棚屋製作及已消失的曬鹽等。

不過,有文化評論員認為,名冊項目太雜亂,失去保存文化的原意。

政府表示,去年就800個項目作諮詢,才選出這480個項目。政府會徵詢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的意見,就個別的項目重要性、逼切程度等因素,制定保護措施。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