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大行其道,不少人都喜歡用一些相片分享應用程式將手機相片上載,與人分享,但如果服務商將你的相片不問自取,出售予第三者,那你會如何反應?
這正是近一億個Instagram用戶可能要面對的問題。Facebook旗下的Instagram,日前公開新的政策條款,指明年起公司有權出售用戶照片予商業機構,引起用戶不滿,創辦人隨即澄清,指是一場誤會,會盡快刪除相關條款,事件惹起外界對網絡私穩的關注。
九月才獲Facebook成功收購的照片分享服務商Instagram,星期二公布新的使用協議條款,由明年一月十六日起,用戶上載的相片隨時有可能被轉售予其他商業機構,而用戶不會獲得事先通知,甚至收到報酬。
Instagram強調,在新條款下,用戶依然是相片的擁有人,那張相可以傳閱那張相要刪除,用戶絕對有權決定。如果用戶不同意,可以有一個月的時間刪除帳戶,否則即是同意新條款。
消息一出即惹起很大迴響。在Instagram網站上,有六十三萬追隨者的國家地理率先發難,宣布暫停上傳照片,更指如果Instagram堅持有關條款就會關閉帳戶。
其他用戶亦擔心資料外洩和知識產權遭到侵犯,紛紛表示要刪除戶口,甚至在網上號召抵制Instagram。
眼見新條款引發軒然大波,Instagram創辦人敘斯特羅姆第二日就在網站上登出聲明,指已經聽到大眾的訴求,又說法律文件容易被理解錯誤,強調根本沒有計劃要出售用戶的相片,亦不會將用戶的相片用於廣告推廣之上,他同時承諾盡快刪除相關條款,釐清事實,以免繼續造成誤會。
2010年創立的Instagram可以讓用戶將自己上載的相片加工,再與其他人分享。現今用戶數目已累積達一億,他們透過蘋果IOS和谷歌ANDROID用手機上傳的相片高達10億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