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全文】習近平發表《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文件說明

【全文】習近平發表《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文件說明

【Now新聞台】中共總書記兼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全文如下:

*****************************************************

受中央政治局委託,我就《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起草情況向全會作說明。


一、決定稿起草背景和考慮

我們剛剛慶祝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新中國70年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保證。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和長遠出發,中央政治局決定這次中央全會專題研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考慮。

第一,這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重大任務。

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我們黨孜孜以求的宏偉目標。自成立以來,我們黨就團結帶領人民為此進行了不懈奮鬥。隨著改革開放逐步深化,我們黨對制度建設的認識越來越深入。1980年,鄧小平同志在總結“文化大革命”的教訓時就指出:“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1992年,鄧小平同志在南方談話中說:“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時間,我們才會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黨的十四大提出:“在九十年代,我們要初步建立起新的經濟體制,實現達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發展目標。再經過二十年的努力,到建黨一百周年的時候,我們將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黨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對制度建設提出明確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把制度建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首次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重大命題,並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確定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進一步強調,“十三五”時期要實現“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各領域基礎性制度體系基本形成”。

黨的十九大作出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安排,其中制度建設和治理能力建設的目標是: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到本世紀中葉,“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黨的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分別就修改憲法和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作出部署,在制度建設和治理能力建設上邁出了新的重大步伐。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指出:“我們黨要更好領導人民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必須加快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努力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這是擺在我們黨面前的一項重大任務。”現在,我們黨有必要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行系統總結,提出與時俱進完善和發展的前進方向和工作要求。

第二,這是把新時代改革開放推向前進的根本要求。

在改革開放40多年歷程中,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劃時代的,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歷史新時期﹔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也是劃時代的,開啟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統整體設計推進改革的新時代,開創了我國改革開放的新局面。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推出336項重大改革舉措。經過5年多的努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成效顯著,主要領域基礎性制度體系基本形成,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打下了堅實基礎。同時,也要看到,這些改革舉措有的尚未完成,有的甚至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去落實,我們已經啃下了不少硬骨頭但還有許多硬骨頭要啃,我們攻克了不少難關但還有許多難關要攻克,我們決不能停下腳步,決不能有鬆口氣、歇歇腳的想法。我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強調,要“堅持方向不變、道路不偏、力度不減,推動新時代改革開放走得更穩、走得更遠”。這就要求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需要出發,對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進一步作出部署。

相比過去,新時代改革開放具有許多新的內涵和特點,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制度建設分量更重,改革更多面對的是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對改革頂層設計的要求更高,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要求更強,相應地建章立制、構建體系的任務更重。新時代謀劃全面深化改革,必須以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主軸,深刻把握我國發展要求和時代潮流,把制度建設和治理能力建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繼續深化各領域各方面體制機制改革,推動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第三,這是應對風險挑戰、贏得主動的有力保證。

古人講,“天下之勢不盛則衰,天下之治不進則退”。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形勢複雜多變,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方面任務之繁重前所未有,我們面臨的風險挑戰之嚴峻前所未有。這些風險挑戰,有的來自國內,有的來自國際,有的來自經濟社會領域,有的來自自然界。我們要打贏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必須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運用制度威力應對風險挑戰的衝擊。

基於上述考慮,今年2月28日、3月29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中央政治局先後召開會議,決定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專題研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問題,並決定成立文件起草組,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領導下進行文件起草工作。


二、起草過程

今年4月3日,文件起草組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文件起草工作正式啟動。4月7日,黨中央發出通知,就全會議題徵求各地區各部門意見和建議。各方面共反饋意見109份,大家就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必須堅持的重大原則和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以及面臨的主要問題和重大任務、需要採取的重要舉措等提出了不少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

各方面認為,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重點研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問題並作出決定,體現了黨中央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和強烈的歷史擔當,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對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文件起草組成立6個多月來,認真研讀相關重要文獻,系統總結我國革命、建設、改革進程中的制度演變、制度創新,特別是深入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領導全黨全國人民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的重大理論成果、實踐成果、制度成果,整理消化各方面反饋的意見和建議,開展專題研究,反復討論修改決定稿。

根據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9月初,決定徵求意見稿下發黨內一定范圍征求意見,包括徵求部分黨內老同志意見。各方面認真組織學習討論,各地區各部門共反饋意見118份。9月25日,我主持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當面聽取了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意見,與會同志提交了10份發言材料。

文件起草組對收到的所有意見和建議進行了認真整理。經匯總,各方面共提出修改意見1948條,扣除重復意見后為1755條,其中原則性意見380條,具體修改意見1375條。

從徵求意見反饋情況看,各方面對決定稿給予充分肯定。大家一致認為,決定稿準確把握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演進方向和規律,突出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抓住了國家治理的關鍵和根本﹔突出守正創新、開拓進取,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突出系統集成、協同高效,體現了強烈的問題導向和鮮明的實踐特色。決定稿回答了“堅持和鞏固什麼、完善和發展什麼”這個重大政治問題,既闡明了必須牢牢堅持的重大制度和原則,又部署了推進制度建設的重大任務和舉措,堅持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相銜接,統籌頂層設計和分層對接,統籌制度改革和制度運行,體現了總結歷史和面向未來的統一、保持定力和改革創新的統一、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的統一,必將對推動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在徵求意見過程中,各方面提出了許多好的意見和建議,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建議在概括出的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中,增寫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的內容。

二是建議對完善科技制度加以突出強調,以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引領作用。

三是建議更加重視保障糧食安全、鄉村振興、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等重要制度安排。

四是建議更加重視運用人工智能、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現代化水平。

五是建議圍繞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就完善幹部管理制度、激勵幹部擔當作為和狠抓落實、培養幹部鬥爭精神和鬥爭本領提出要求。

六是建議加強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理論研究和宣傳教育。

七是建議把貫徹落實這次全會精神同推動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部署的各項改革任務緊密結合起來,形成一體推動、一體落實的整體部署和工作機制。

黨中央責成文件起草組認真研究和吸納各方面意見和建議。文件起草組逐條分析各方面所提意見和建議,力求做到能吸收的盡量吸收。經反覆研究推敲,對決定稿作出增寫、改寫、文字精簡283處,覆蓋各方面意見和建議436條。

決定稿起草期間,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召開3次會議,中央政治局召開2次會議進行審議,形成了提交這次全會審議的決定稿。


三、決定稿的基本框架

決定稿總體考慮是,緊扣“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主題,從黨的十九大確立的戰略目標和重大任務出發,著眼於堅持和鞏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確保黨長期執政和國家長治久安,著眼於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著眼於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總結黨領導人民在我國國家制度建設和國家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積累的經驗、形成的原則,重點闡述堅持和完善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部署需要深化的重大體制機制改革、需要推進的重點工作任務。

決定稿由15部分構成,分為三大板塊。

第一板塊為第一部分,是總論,主要闡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發展的歷史性成就、顯著優勢,提出新時代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意義和總體要求。

第二板塊為分論,聚焦堅持和完善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安排了13個部分,明確了各項制度必須堅持和鞏固的根本點、完善和發展的方向,並作出工作部署。

第三板塊為第十五部分和結束語,主要就加強黨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領導提出要求。

希望同志們深刻領會黨中央精神,緊緊圍繞“堅持和鞏固什麼、完善和發展什麼”進行討論,提出建設性的修改意見和建議,共同把這次全會開好。

 

  1. 更多
  1. 【晨早新聞重點】(5月30日)
    【晨早新聞重點】(5月30日)
    1小時前
  2. 中國解除對5家澳洲牛肉商出口禁令 即時生效
    中國解除對5家澳洲牛肉商出口禁令 即時生效
    8分鐘前
  3. 南非大選結束投票 當局料選舉率比上屆高
    南非大選結束投票 當局料選舉率比上屆高
    50分鐘前
  4. 歐洲三大股市下跌
    歐洲三大股市下跌
    50分鐘前
  5. 大角咀有鋁架高處墮下毀兩車 一人被捕
    大角咀有鋁架高處墮下毀兩車 一人被捕
    52分鐘前
  6. 伊朗軍方排除萊希所乘直升機遭人為破壞可能
    伊朗軍方排除萊希所乘直升機遭人為破壞可能
    57分鐘前
  7. 巴基斯坦巴士失控墜入山溝 至少28人死亡
    巴基斯坦巴士失控墜入山溝 至少28人死亡
    59分鐘前
  8. 滙豐控股完成出售俄羅斯業務
    滙豐控股完成出售俄羅斯業務
    58分鐘前
  9. 港股ADR普遍向下 夜期跌73點
    港股ADR普遍向下 夜期跌73點
    59分鐘前
  10. 美股下跌 因債息升及憂慮利率前景
    美股下跌 因債息升及憂慮利率前景
    1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