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內地經濟表現令市場憂慮會影響區內其他經濟體系,有分析相信,內地製造業需求疲弱,加上股市震盪,中央無可避免要加大貨幣政策以外的刺激措施。
內地經濟持續積弱,過去的環球經濟火車頭,今次難免要帶領亞洲區內經濟體走下坡。
在人民幣貶值及製造業持續收縮下,過去一直向中國輸出大宗商品及原材料的澳洲,亦有機會因內地需求疲弱而陷入衰退。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第二季經濟增長2%,低於市場預期的2.2%,而區內最依賴中國作為出口國的南韓,昨日公布8月出口數據,爆冷大跌14.7%。
鄰近的日本上半年對中國出口已下跌10%,有分析相信,跌勢將持續至年底,令今季經濟延續此前的收縮勢頭。
瑞信亞洲區首席經濟學家陶冬預期,在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欠佳下,製造業今季仍有明顯下行壓力,他更指出,股市震盪令消費意慾及新定單需求減少,對經濟構成負面影響。
他又預期,中央將會推更多支持增長的措施,包括加快基建項目投入步伐,以及透過人民銀行加大市場的資金供應。
大和資本認為,中央容許人民幣貶值,以至近期推出的貨幣政策,對經濟扶持作用始終不大,資金有持續外流的迹象,並指中央的救市彈藥愈來愈少,使出匯率貶值最後一招後,反而衍生更多問題。
法興亦同意有資金外流情況令外匯儲備減少,該行認為,內地暫時仍要接受周期性經濟疲弱的事實。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認為,中國經濟正在放緩,惟情況並不劇烈,並相信中國有政策工具及財務緩衝來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