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已故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在60年代推行組屋,時至今日,八成新加坡人居於組屋。不過,新加坡樓價和香港一樣不斷上升,直至2013年,當地限制居民向金融機構借貸的總還款額,不能超過月入六成後,當地樓價才逐步回落。
張先生在90年代用公積金供款,以7萬新加坡元購入一間逾千呎的組屋,現時已升值數倍至約40萬新加坡元,即約港幣240萬元。他感激李光耀當年推出組屋,使其一家三口有個安樂窩。組屋政策,即是自置政府房屋,是在60年代李光耀領導下開始推行,目前有八成新加坡人均住在組屋。
近年,組屋結構愈來愈美觀,如在李光耀生前領導的集選區丹戎巴葛,在09年,一個落成的屋苑,樓高50層。屋苑近日創下組屋成交價新高,一個1100呎的單位,以近100萬新加坡元,即約600萬港元成交。
根據新加坡當局的數據,組屋轉售價格指數由07年一直上升至13年的高峰,最近一年才回落。
有學者指出新加坡和香港同樣曾推出買家印花稅、收緊按揭等,但最有效減少炒賣,是當局在13年6月推出措施,規定民眾的買樓、買車、信用卡等借貸的每月還款額,不可超過收入六成。
學者並表示一手組屋定價已和二手及私樓市場脫鈎,保障樓市健康發展都是政府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