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政府將增加商業土地供應的力度。
政府計劃透過七大措施,包括更改土地用途、搬遷及整合政府設施等,釋放更多商業樓面。
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針對商業樓面供不應求,政府會透過七大措施增加商業土地供應,包括繼續活化工廈,預期年內可完成新一輪工業用地檢討。
另外,會加快將核心商業區的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改為商業用途。此外,全力推動六年前提出重置灣仔海旁三座政府大樓計劃。
政府又提出,會盡快完成研究銅鑼灣加路連山道政府用地(即前機電工程署大樓一帶)的土地用途及交通安排。
另外,中環新海濱規劃、落實搬遷及整合觀塘及九龍灣政府設施,估計可合共提供76萬平方米商業樓面。
至於啟德發展區亦是未來本港商業用地的主要來源。自2016/17年開始的三年內,分階段提供140萬平方米商用樓面。
預算案又提及,下年度賣地計劃中,將包括七幅商業及一幅酒店地,提供約23萬平方米商業樓面及1100個酒店房間。
住宅土地供應方面,政府會繼續積極賣地,下年度賣地計劃中,將納入34幅住宅土地,可興建15500個單位。計及鐵路及市建局項目等供應,政府表示,有信心可達致平均每年供應約19000個單位的目標。
本年度賣地收入創近年新高,高達841億元,較預期高出151億元。政府估計,下年度賣地收入將減少一成七至7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