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警告,全球央行失去獨立性,可能會帶來匯率爭相貶值的貨幣戰爭,又點名批評日本政府介入央行事務,只著眼刺激經濟,而犧牲貨幣政策的獨立性。
歐元區千辛萬苦才避過解體,但原來一場貨幣戰爭可能一觸即發,威脅全球金融穩定。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警告,雖然金融危機以來,發達經濟體都能避過匯率貶值的風險,但全球央行失去應有的獨立性,可能會帶來一場匯率競賽。
他在法蘭克福演說時,點名批評匈牙利或日本主動介入央行事務,要求貨幣政策要更積極寬鬆以配合政府大力刺激經濟,是破壞央行的獨立性。他又指,無論各國政府的用意如何,這樣做都會令匯率變得愈來愈政治化,幸好歐債危機至今,國際貨幣體系並未出現競爭性貶值,希望情況能維持下去。
魏德曼強調德國央行的獨立性,這亦是歐洲央行成立時的模仿對象,他指,無論是德國央行,或之後成立的歐洲央行,都有自己的職責,有權及免受政治干預的自由,而專注在監控通脹變化方面,但如其他地區的央行都放棄通脹目標,而進入低息環境的話,就會令歐元區經濟,特別是出口,雪上加霜。他指,將在稍後召開的20國集團會議上,要求各國不要將貨幣貶值,避免損害經濟及金融市場的穩定性。
身兼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委員的魏德曼,一直反對無限買債計劃,他指,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當時通脹回落,全球央行的工作較為簡單,獨立性不受左右,但之後金融危機爆發,及原材料需求增加,推高了價格,亦令央行的工作變得複雜,重心亦由控制通脹預期,變成提
供政策方便,刺激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