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金融管理局前總裁任志剛在其新書中表示,上海自由貿易區及海外地區建立離岸人民幣結算中心,間接削弱本港的競爭優勢。他又認為,香港刻下的政局發展,或已削弱領導人對香港的信心,導致他們避免過分倚賴香港作為內地進行國際金融活動的地方。
任志剛的最新著作名為《居安思危》,輯錄他多年來在金管局所撰寫的「觀點」。除「觀點」外,亦有多篇文章特別提及香港的發展及人民幣國際化前景。
書中指出,香港決策當局目前面對的問題是,如何提升香港作為中國國際金融中心的功能,以免香港的中介人角色被邊緣化。他指出,這並非香港可單方面解決的問題,關鍵是內地是否希望香港發揮作用。
他又提及,上海自貿區及海外地區建立更多人民幣結算中心,將間接削弱本港的競爭優勢。
任志剛指,香港的政局發展或蠶食領導人對香港的信心,導致他們避免過分倚賴香港,作為內地進行國際金融中心活動的地方。
他坦言,不想看到這個局面,否則會感到十分可惜。他又提到,長遠而言,港元的地位難免會褪色。因此,長遠必須讓內地貨幣在香港便利使用。
他又形容,內地擁有13億人口,而且快將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若採納只有700萬人使用的貨幣進行國際金融活動,屬天方夜譚的事情,因此,港人必須接受現實。
若香港要成為舉足輕重的國際金融中心,先決條件是讓國際金融交易可選擇選貨幣交收,而相關貨幣會是人民幣、美元及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