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獸心〉教育,有幾難?-麥志豪
2017年11月7日 12:00

【now.com生活】全世界都知道教育最重要!但又好像全世界都不知道什麼才是教育?

〈人面獸心〉惻隱無疆界 — 麥志豪
2017年10月31日 14:00

【now.com生活】上星期在香港發生了一宗「食狗肉疑雲」,雖然最後事件不了了之,但在在顯示了香港社會依然停留在「寵物福利」的水平,誰一講到「動物權益」,就立即被標籤為「動物L」。(我可能就是當中表表者)

〈人面獸心〉蒼白的官僚-麥志豪
2017年10月17日 14:00

【now.com生活】要說近年少有可以團結港人不分黃絲藍絲同仇敵氣的事件,都應該是「政治中立」的動保議題,遠一點可說到「三腳貓麗麗」和「未雪」,近的就是這星期發生的無辜鋪頭貓「被傷人事件」了!

〈人面獸心〉囤積苦難-麥志豪
2017年9月26日 15:00

【now.com生活】上星期一間在天水圍的鐵皮屋發生了一宗火警,消防接報趕至開喉灌救將火救熄,火災仍不幸造成大量傷亡。那你可能奇怪,如此大新聞何以沒什麼印象?是因為死傷的都是動物,不是人。

〈人面獸心〉袋袋不平安-麥志豪
2017年9月5日 12:30

【now.com生活】在臉書會經常出現一些很搶眼球的轉載,關於海內外各地的中國人虐待動物的惡行,大家除了積極留言惡毒咀咒,通常很快就得出一個結論:中國人是最野蠻最不文明的民族。

近日網上又瘋傳一段很令人不安的視頻,一名居澳華人在墨爾本向一頭野生袋鼠施虐,連割袋鼠19刀致死,兇殘之處令人髮指。未幾該中國男子已被澳洲警方拘捕,澳洲皇家防止虐待動物協會(RSPCA)亦從「虐待動物」方向展開調查。

〈人面獸心〉恩將仇報-麥志豪
2017年8月15日 10:30

【now.com生活】每次天災,我們都會見到搜索犬。 災情嚴重的,聞說過有「義犬」在災場工作至筋疲力竭至死。 我相信狗狗沒有太複雜太深層的思想,不會有什麼捨身救人的情操或理想。至死不休大抵只是出於對主人的「絕對服從」,「絕對忠誠」而已。這也是最容易被人類善用(利用)的地方。 

〈人面獸心〉小狐落香港-麥志豪
2017年8月8日 17:00

【now.com生活】我是一隻小赤狐,在內地的養殖場被繁殖出來的。自出娘胎那天起,我就過著和狐狸不一樣的生活,我沒有見過天空,沒有到過森林。我未見過爸爸媽媽,自然也沒有學過捕食。我不是住在洞穴,而是住在鐵籠裡。我很想奔跑,卻終日在籠裡睡。 一天場主說接到香港的訂單,要把一批新貨運到香港。這批貨有不少珍禽異獸,而自己竟然也是其一。 「行運了!」我內心暗喜,因為我將要被賣到香港做「寵物」,顧名思議,將會有人寵愛我了。加上我早有聽聞,香港人愛護動物,也有完善保護動物的法例。今次真是飛上枝頭變鳳凰,我至少可以做回一隻真正的狐狸吧。 無論如何,總好過留在內地擔驚受怕,不知那一天會被拆骨剝皮,最後不知被放上餐桌還是被披在闊太身上。

〈人面獸心〉忌廉哥不談政治-麥志豪
2017年8月1日 10:30

【now.com生活】 香港人有政治潔癖。「生不入官門」之教晦固然緊記,「民以食為天」的基因也根深蒂固。搵食從來都是大哂,活在當下,當然是指當下的股價樓價及日本的平機票價。即使要關心社會議題,經濟醫療房屋交通一定是重中之重,更可以全部將之歸類為民生議題而與政治無關。 彷佛只有政制改革才叫做政治。如此「民智」最正中當權者下懷,是以一眾高官終日掛在口邊叫大家實事求是,一句「不要政治化」就可以不斷翻炒依然無往而不利。

〈人面獸心〉貓咪感化官-麥志豪
2017年7月25日 12:00

【now.com生活】年輕時當編劇,師傅教落有時為了製造有感染力的戲劇效果,不能太按牌理或單吃老本,要大膽為鮮明的角色安排做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才會教觀眾有新鮮感。最佳例子莫如超級「惡人」成奎安,當觀眾都看厭了他演壞事做盡的黑社會,他在從影後期就嘗試演一些草根街坊,慈父的角色,相當討好,原來惡形惡相的人溫柔起來特別有味道。我印象中最驚喜的是「男人中的男人」張耀揚,他在「江湖告急」中演一個陽剛味十足的同性戀者,簡直令人拍案叫絕。還有很多大美人扮醜女大抵也是這種套路。

〈人面獸心〉拜神的記者信不信動物傳心術-麥志豪
2017年7月18日 12:30

【now.com生活】《一位男子拿著一張女生的照片,往找城中各路風水術士堪輿大師指點迷津,指相片中的女生是她太太,及說出她的時辰八字。說近日夫妻感情破裂,太太嚷著要離婚,男子求問大師是否緣份已盡,又或能否破鏡重圓,若可,方法為何?

〈人面獸心〉馴獸師話當年-麥志豪
2017年7月11日 13:00

【now.com生活】人的進步,是因為我們懂得從歷史中學習,而不是沉醉於歷史的輝煌。

〈人面獸心〉區議員的「成功爭取」-麥志豪
2017年7月4日 11:30

【now.com生活】上星期黃大仙區議員譚香文因為一宗「荒誕key 圖屈狗便溺事件」在網上「爆紅」起來!事緣她出了一張宣傳海報,指出有狗主任由狗隻隨處便溺有違公德,並已要求食環署加強巡查。海報中見到譚香文一臉怒火中燒的指著旁邊一隻正在便溺的狗隻,彷佛要將無辜狗狗就地正法!但狗狗便溺是狗之常情,絕不是錯,錯只有錯在主人,又何必把帳算到動物頭上。這還罷了,但看真點原來狗狗是剪貼上去的,可惡是手工也算不錯,一不留神的真的以為有狗隻在她旁邊便溺。如此幼稚的小學雞行徑,不單觸怒了愛護動物的朋友,傷害了區內的養狗人士,更嚴重是分化了社區內的狗主與非狗主。香港已夠多haters了,還要多一些 dog haters嗎?

〈人面獸心〉利字擺中間,道義放兩邊-麥志豪
2017年6月27日 11:30

【now.com生活】過去兩個月寫了幾篇關於賽馬的文章,由賽馬的歷史說到今日賽馬在不同層面建構出那牢不可破的系統。 最後我有點近乎半屈服的帶出一個結論,認為在可見的將來,說取締賽馬是很不現實的想法,策略上必須盡能力先保住現有競賽馬的福利。

〈人面獸心〉指引令人盲-麥志豪
2017年6月20日 10:30

【now.com生活】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人員因在鷺鳥繁殖期間不恰當修剪大埔鷺鳥林樹木,令多個鳥巢墮地,有鳥蛋在地上爆裂,也導致鷺鳥幼雛即時傷亡。如斯「家破人亡」的慘劇,康文署深表抱歉之餘,指出可能跟指引不足有關。原來當日署方收到漁護署來電,指有關修樹工作有可能會影響在上址生長的雀鳥,要求署方即時停止修樹。由此理解,即是康文署的指引可能沒有涵蓋漁護署的指引,否前線職員進行了一些康文署認為沒有問題但漁護署認為有問題的工程。康文署解釋一向有根據既定機制和指引護理、保養及管理轄下的樹木,而現行的既定指引包括由樹木辦所推行的《樹木風險評估及管理安排指引》及《樹木修剪的一般指引》,但承認指引可能沒有足夠照顧保育方面的要求,承諾會嚴肅跟進,制定更清晰的指引。

〈人面獸心〉賽馬標準工時-麥志豪
2017年6月13日 10:30

【now.com生活】香港的炎夏比以往來得更早、更炎。 最受折騰的當然都是弱勢社群。
而動物固然是弱勢,在三十幾度的高溫下,很多動物還要每日工作,當中最辛勞的,要數到馬。

〈人面獸心〉不抹殺你的愛,也不能抹殺你的罪!-麥志豪
2017年6月6日 10:57

【now.com生活】讀到一篇報道,很長篇的訪問了一位寵物私人繁殖者,剖白了他的入行經歷,多年來繁殖動物並售賣動物的心路歷程及很多個人的見解。 當中一句:「不能抹殺我的愛!」可謂語驚四座! 引來網上唾罵聲不絕。 我想,關於香港私人繁殖和寵物買賣背後的黑暗與折墮,相信也不需要我再在此重複了,而寵物業界會如何去為自己「辯護」,大家都不難設想,我不用費心神反駁。 我反而覺得媒體這種「為反派平反」的報道取向實在有值得探討的地方,也令人擔憂。

〈人面獸心〉征服-麥志豪
2017年5月30日 10:43

【now.com生活】關於兩名港人攀登珠穆朗瑪峰,並成功登頂,在社會上引起讚彈兩極的爭議,的確是有點始料不及。一向以來,但凡有香港人作出一些突破,科學發明也好,演藝成就也好,運動成就也好,一定會全城振奮,引以為榮。二人之中,曾老師以一名普通市民「弱質女流」的身份,竟然可以能人所不能,以命相博創此驚人之舉,的確令人嘖嘖稱奇,佩服得五體投地。 但當大眾傳媒高度表揚的同時,卻換來網上很大的反彈。起初最大的爭議點在於攻頂純屬個人追夢,沒有社會意義也沒有公共性,何必要大肆渲染?不應派光環也不應出現在港聞版。後來曾老師提及登山過程中目睹不少同路人葬身雪山,說來有點輕描淡寫,就引來「見死不救」的責難!之後爭議點擴大到登山的關鍵角色雪巴人,他們是否長久以來在登山活動中受到制度性的剝削?能夠引起有深度的討論,我真心認為是好事,香港果然存在很多不看大台膠劇而具批判性思維的人,再不輕易相信傳媒,人云亦云。

〈人面獸心〉一年容易又狗肉節-麥志豪
2017年5月23日 11:47

【now.com生活】一年容易轉眼過,很快就是玉林狗肉節2017了。

〈人面獸心〉純種馬的悲哀-麥志豪
2017年5月17日 13:02

【now.com生活】(續上星期的〈寶馬不是寶〉)

〈人面獸心〉寶馬不是寶-麥志豪
2017年5月9日 10:00

【now.com生活】馬,可能是歷史中,最受人類尊崇,卻同時最被剝削的動物。

1 2 3 4 下一頁
熱門新聞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