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 AI 陷阱:5個AI工具「私隱漏洞」!洩漏機密文件、個人資料?【香港打工仔必睇】

廣告

新世代辦公室人,個個都用AI工具(例如OpenAI的ChatGPT、Google Gemini、Microsoft Copilot等)來做嘢,提高工作效率已經是常識吧?但你知唔知,當你將公司機密文件、客戶資料甚至個人密碼輸入到這些AI平台時,其實正在面對巨大的網絡安全 (Cybersecurity) 風險?
這條片將會為你深入拆解5大辦公室AI潛在風險,包括:

資料洩漏 (Information Leakage):你輸入的任何文字、文件、甚至是客戶紀錄或商業機密,都有機會被AI供應商的伺服器保留下來,存在被不當使用或外洩的風險。影片中會詳細分析OpenAI、Google Gemini、Microsoft Copilot和Perplexity等主流AI平台對用戶內容(User Content)的處理方式,幫你搞清楚「你」同「佢」之間,究竟誰才真正擁有你輸入的內容。

不當使用與分享 (Unintended Data Use or Sharing):你的輸入數據可能會被用來訓練模型,改善AI功能,這可能導致你的公司專利或敏感資訊,成為日後AI生成內容的一部分。

合規與法律問題 (Compliance & Legal Issues):在香港,不小心將個人資料或受合約約束的商業機密輸入AI,隨時違反《個人資料(私隱)條例》(PDPO)或其他合約,為公司帶來法律風險。

虛假資訊 (Inaccurate or Misleading Outputs):AI經常會產生「幻覺」(Hallucinations),提供不準確或誤導性資訊。如果你在重要報告、法律文件或財務分析中沒有核實AI的答案,後果不堪設想。

網絡攻擊 (Cybersecurity Risks):不經意的從非官方途徑下載AI工具,可能會將惡意軟件帶入公司網絡,或者讓黑客有機會攻擊AI系統,盜取你的敏感資訊。

我們還會探討辦公室常用的VPN (虛擬私人網絡) 是否真的能保障私隱,並分析使用VPN時可能帶來的跨境數據傳輸合規問題 (Cross-border data transfer rules) 和中間人攻擊 (Man-in-the-middle attacks) 的風險 。

這條片不單止會點出問題,更會提供《AI私隱自保5大策略》 。 無論你是部門主管、IT人員,還是普通文職同事,這段片都將為你提供一套完整的網絡安全風險評估與審計 (Security Risk Assessment and Audit) 指南,教你如何保護公司機密,同時又能善用AI工具提升工作效率! 立即觀看,做個識得善用AI,又懂得保護自己的精明辦公室人!

內容屬影片或文章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本網站無法核實上述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聲音及影像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廣告

Aforadvice 阿棟有事求教

應用人工智能 提高生活上工作上的效率,自我實踐數碼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