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com】近日氣溫急降,衞生防護中心提醒,氣溫驟降容易患上流感或其他上呼吸道感染,呼籲市民採取7大預防及注意事項;長者、慢性疾病患者亦應做好保暖,並提出6大注意事項。中心亦提醒父母要注意避免嬰兒就寢時窒息。
受強烈東北季候風影響,本港今早(22日)稍涼,天文台錄得最低氣溫18.4度,是今年入秋以來的最低紀錄。衞生防護中心曾撰文提醒市民氣溫驟降的注意事項,當中長者、慢性疾病患者及嬰兒製造熱能的能力較差,需要特別留心。
中心指,為減少患上流感或其他上呼吸道感染,市民應採取以下措施:
- 充足休息,飲食均衡,勤做運動,減少壓力,不要吸煙;
- 保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衞生;
- 保持空氣流通;
- 凡有流感病徵、需要照顧病人及進入醫院或診所的人士,都應佩戴口罩;
-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掩着口鼻,用紙巾妥為包好痰涎及分泌物,放入有蓋的垃圾桶內,以及盡快徹底清潔雙手;
- 如有不適,應立即就診及留在家中休息;及
- 除個別有已知禁忌症人士外,所有年滿6個月或以上人士都適宜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作個人保護。
中心又提醒,市民應避免飲用含酒精的飲品,因酒精會令血管擴張,使身體熱量流失。
另外,由於長者調節體溫的機能日漸衰退及皮下脂肪減少,所以每當天氣轉冷,便較容易因體溫下降而感到不適;若體溫有較大幅度下降時,便有導致低溫症的危險。
此外,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或心臟病等患者,亦會較易因氣溫驟降而令病情惡化。還有部分長者可能因為行動不便以致身體產生及保存熱能的能力減低。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或內分泌失調等,除令長者體弱外,亦令他們的新陳代謝率減慢,因而減低製造熱能,建議長者應:
- 留意天氣預報,按氣溫加穿適當禦寒衣物,包括帽、頸巾、手套及襪等;
- 進食足夠的食物,以便攝取充足的熱量;
- 經常做適量的運動,以增加血液循環及產生熱能;
- 逗留在溫暖的環境內,避免長時間暴露於戶外;
- 使用保暖電器時要注意安全,室內亦應保持空氣流通;及
- 如有不適,應盡早求醫。
中心建議,父母在氣溫驟降時,需要確保嬰兒或幼孩穿著適中的衣物。嬰兒衣物宜輕巧,以防嬰兒體溫過高。嬰兒就寢時,父母應注意以下安全事項:
- 保持房間空氣流通,溫度適中;
- 緊記讓嬰兒仰睡,嬰兒可在沒有使用枕頭的情況下安睡;
- 讓嬰兒睡在堅實和大小適中的床褥上,切勿在嬰兒睡覺的地方放置軟身物件和寬鬆被鋪;
- 確保嬰兒頭部、面部及雙手外露,不會被遮蓋;及
- 與嬰兒共睡一室,最安全是讓嬰兒獨自在嬰兒床上睡覺,並把嬰兒床放在父母房間床邊的位置。
PHOTO/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