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及推介|特權樂園 奧斯卡得獎電影—全程沒有血腥畫面但足以令人不寒而慄的平庸之惡(內含劇透)

廣告

【Now.com】《特權樂園》榮獲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音效獎和最佳國際影片獎。電影全程沒有任何血腥的畫面,但描述納粹德國屠殺猶太人的細節,就足以令觀眾不寒而慄。而電影最出色的,莫過於配樂,看似正常的普通德國納粹白人家庭的日常,搭配上令人緊張和焦躁的音樂,讓猶太人被迫害的遭遇和周圍納粹軍官一家的奢華,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劇情簡介

《特權樂園》改編自Martin Amis的同名小說,內容講述納粹德國軍官Rudolf Höss和太太Hedwig及子女一同居住在波蘭奧斯威辛集中營旁邊的住宅中,一家人生活樂也融融,Rudolf會帶小朋友到河邊遊玩、Hedwig則會打理後園,看似一個正常不過的家庭。

但這一家人,其實就正正處於「死亡工廠」奧斯威辛集中營旁邊,每日一牆之隔的集中營也傳出槍聲、猶太人的哀嚎聲、慘叫聲、將一車車猶太人運送到集中營的火車聲和燒毀猶太人屍體的熔爐聲。但這一家人竟然生活如常,更在集中營旁邊的花園舉辦派對。

軍官Rudolf升職成為集中營副督察,需要調職至奧拉寧堡工作,期間Hedwig的母親前往探望留在波蘭的女兒和外孫。Hedwig的媽媽親眼目睹了火葬場在女兒家旁運作,深感恐懼。軍官Rudolf授權將70萬猶太人運往營殺害,升官發財的他更打電話向太太表示自己用了很多時間思考如何更有效毒殺他人。電影的最後,軍官Rudolf有一刻突然作嘔,好想感受到自己做的事十惡不赦,但思考過後,他依然選擇繼續走向黑暗,選擇了繼續作惡的一方,電影亦回到現代的奧斯威辛-比克瑙國家博物館,展示了大量猶太人的遺體。

看似正常的平庸之惡

電影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用最明顯的手法展示何謂「平庸之惡」。電影中的德國軍官Rudolf在納粹人眼中是一個正常、勤奮工作、顧家的好爸爸,他會認真執行上司的指示、和孩子一同到河邊玩耍、看到有屍體漂浮在河中,帶孩子遠離河邊,以免嚇到他們。但將這位好爸爸的形象,放在納粹軍官的角色,就會顯出他的「惡」:他會用心思考如何殺死猶太人;看到猶太人的屍體漂浮在河上,他明知是因為自己管轄的集中營殺害了這些猶太人,他只顧及到孩子會害怕,但就不理會這些猶太人被殺是否正確。

沒有參與任何殺戮的Hedwig,看似只是一個家庭主婦,但她看待猶太人以及丈夫工作的態度,不難看出她沒有視猶太人為人。即使沒有親手殺人,她對納粹殘酷行為的支持也是「惡」的一種體現。

出色的音效、配樂和畫面

要數到最令筆者驚嘆的位置,絕對就是能夠引導觀眾情緒的配樂和音效。據報電影製作團隊花了長時間收集不同的聲效,當中就包括焚化爐的聲音和不同槍枝開槍的聲音。所以觀眾在電影中聽到的,其實是真實的槍聲、焚化爐運行的聲音、火車經過的聲音。

而電影拍攝的手法也非常特別,劇組在屋的不同角落設置攝影機,然後要求演員自然演出,像是讓演員真實地自然地在住宅中生活。配合真實的聲效,就會令觀眾的「沉浸感」更重。

總括而言,《特權樂園》是一部可以引導觀眾思考的佳作。電影的最後,軍官Rudolf思考過後,他依舊選擇作惡的一方。不禁令觀眾反思,是「身不由己」所作的「惡」,還是為了自身的利益選擇的沈默和妥協呢?

文:進擊的栗子饅頭

PHOTO/ 《特權樂園》

內容屬影片或文章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本網站無法核實上述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聲音及影像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