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com】香港夏天的天氣非常炎熱,在戶外或沒有空調的室內環境工作的僱員會面對高水平的熱壓力,中暑的風險亦相對較高。

面對在酷熱天氣下仍須在戶外工作、勞動的情況,Now.com 為大家整合夏天十大實用降暑招數,不論外出工作還是進行戶外活動都要留意!

影片截圖/日テレNEWS
消暑貼士|夏天實用降暑招數 1. 穿着淺色透氣衣物
日本國立環境研究所的一之瀨俊明教授曾聯合團隊對8種不同顏色衣服的吸熱程度作比較。根據研究顯示,吸熱程度最低的白色T恤在30度高溫放置約5分鐘後,表面溫度約為30度,而黑色T恤的表面溫度則上升至超過50度,相差20度之多!
由此可見深色衣物較易出現吸熱情況,容易令體感溫度上升。因此建議夏天多穿着易反射陽光、蓄熱能力較低的淺色衣物。

* 消暑誤區|「氣溫高、大汗,不如打赤膊?」
赤膊只能在皮膚溫度高於環境溫度時,才能增加散熱速度。然而在盛夏酷暑,戶外氣溫一般都接近或高於皮膚溫度,因此,打赤膊不但不能加速散熱,反而會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熱能,只會讓人感覺更熱。

消暑貼士|夏天實用降暑招數 2. 善用涼感小物
現時市面上有許多不同類型的涼感小物,包括退熱貼、衣物降溫噴霧、冰感濕紙巾等,都可以短暫為皮膚帶來冰涼的感覺,減低長期逗留在高溫環境的不適感。
影片截圖/その原因、Xにあり
* 消暑誤區|「退熱貼貼喺額頭最降溫?」
日本健康節目《その原因、Xにあり》曾邀請日本免疫力名醫今津嘉宏剖析冷敷的最佳位置。醫生指出相比額頭,冷敷的最佳位置是肚臍,因為退熱貼、濕毛巾等物品可以快速帶動熱量傳送,將其放於肚臍等血液流動量高的部位,可以有效加速降溫。

消暑貼士|夏天實用降暑招數 3. 適時補充水份
處於高溫環境下,身體會以流汗的方式調節體溫,藉由汗液從身體表面帶走熱能,因此身體會進入缺水狀態。不少人認為在感到口渴時才需補充水份,然而口渴已是身體嚴重缺水的警號,嚴重情況更會導致中暑。
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所指:喝水不但可以用來補充運動後流失的汗水,還可以促進腸胃蠕動、維持正常體溫等。所以應於運動前30分鐘,補充300至500毫升水份;在運動過程中,每經過20分鐘,應該再補充100至200毫升水份;運動後,再充分補充水份。

Photo/AFP
* 消暑誤區|「飲冰水最降溫?」
在體溫偏高的情況下飲用凍飲會令血管急速收縮,不但令熱氣、濕氣無法從皮膚毛孔排出,更會影響消化。同時衛生署發言人亦勸喻市民:「應避免喝太凍的飲品,因為這可能導致胃部出現痙攣現象。」

消暑貼士|夏天實用降暑招數 4. 將水噴灑在外露皮膚上
將水噴灑在皮膚表面,搭配搧風,能有效透過水分蒸發將熱力帶走。但噴灑降溫時,應避免使用冰水,使用常溫(室溫)水即可,避免令血管急速收縮,影響散熱。

* 消暑誤區|「灑水不如直接沖凍水涼?」
出汗後馬上以凍水洗澡會令毛孔及血管收縮,不利散熱之餘,更會引起應激反應,如:頭暈、心跳加速、血壓上升等。建議先稍作休息,期間可以毛巾抺走汗水,再以常温水洗澡。

消暑貼士|夏天實用降暑招數 5. 到陰涼地方休息
根據職業安全健康局建議,如非必要,應盡量在遮蓋物(例如太陽傘、簷篷)之下工作,減低被陽光直接照射機會。另外亦應該於適當時間在清涼地方休息,避免長時間戶外工作。
而消防處亦有指引指如在酷熱的戶外環境下進行體力勞動的人士已出現頭暈、作悶、肌肉抽搐等熱衰竭徵狀,應立即將患者移至陰涼及通風的地方,並以冷水抹身,及放冰塊於患者頸側、腋下及腹股溝等方式幫助患者身體降溫。

* 消暑誤區|酒精可以加速散熱?
酒精雖然能暫時製造表面皮膚已降溫的現象,但同時毛孔會遇冷收縮,反而有礙身體散熱。 所以不應使用酒精為患者抹身降溫及不應飲用含有酒精的飲料解渴。

根據衛生防護中心資料顯示,人在酷熱的環境裡體溫上升,身體機能便會自動調節來降溫,例如增加排汗和呼吸次數;但當環境溫度過高,這些生理調節不能有效控制體溫時,便會出現熱衰竭甚至中暑等情況。
熱衰竭的徵狀包括頭暈、頭痛、噁心、氣促及神志不清等。當體溫升至攝氏四十一度或以上時,患者更會出現全身痙攣或昏迷等現象,稱為中暑。若不及時替患者降溫及急救,便會有生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