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佢點睇?】資深紀錄片攝影師試用Panasonic S5II & S5IIX

  • Tech
  • 2024 年 6 月 20 日
  • 最後更新:2024 年 6 月 21 日
廣告

【Now.com】今集請來從事電視新聞拍攝超過20年的威哥,試用Panasonic S5 II 和 S5 IIX,看看這兩部機各樣功能是否足夠應付瞬息萬變的新聞拍攝。

資深電視新聞及紀錄片攝影師威哥。 (相片由受訪嘉賓提供)

2017年【經緯線】女子30物語

威哥見證行內變遷,從早年 Betacam 到現在無反機,這次他更出動「私伙」Sony A9 III,兩機同場交量。大家可能會認為從定價到功能特點,兩部相機都有好大分別,不是Apple to Apple的比較。無錯,Panasonic S5 IIX 無 Sony A9 III Global Shutter sensor,對焦能力亦普遍認為比不上 Sony A9 III,不過,在新聞,尤其紀錄片拍攝範疇,兩機其實各有優勢,絕對值得比較。

試用Panasonic S5 IIX 後,最令威哥深刻的是相機防震表現,handheld拍攝畫面相當穩定,「行住影」畫面亦絕對「出得街、見得人」!

S5 IIX最新firmware,拍片電子防震功能除了原有Standard級別,新加入「high (高級)」模式,畫面更加穩定,很適合街頭「扑咪」訪問,甚至無腳架情況下,handheld拍攝一些TC2亦無問題。不過,要留意這個超強電子防震模式,未必適合pan、tilt移動拍攝,這時候可選擇Standard就足夠。

對焦方面,威哥認為Sony A9 III 無疑比 Panasonic S5 IIX強,即使在昏暗的橋底下,A9 III 都可以迅速辨認到人面,或對整個肢體進行對焦。如果比較暗,或者目標較細小,S5 IIX就會有點輸蝕。

過去Betacam使用的鏡頭都要手動對焦,威哥認為,無反相機自動對焦能力愈來愈強,在人訪這種較靜態場境 (企定定、坐定定的訪問),他有信心交由相機自動對焦,至於 S5 IIX 則需要多留意拍攝期間有無出現對焦「拉風箱」。

在「乜都講求快嘅年代」,不單是傳統電視新聞,好多網上媒體都做現場直播鬥快。電視台過去用微波傳送,根據直播地點,工程人員開link對準發射站,傳送畫面和聲音訊號至電視台再take出街。現在大多電視台已轉用4G/5G流動寬頻裝置,將訊號傳回電視台,攝影師可以將裝置「孭上身」,比以前機動性高很多。

內置IP Streaming直播功能
Multi Task已經成為傳媒工作的必然情況,網媒資源較少,無ENG工程人員幫手,記者或Camera man就要自己開live,Panasonic S5 IIX 內置IP streaming直播功能,有streaming encoder直接輸出聲畫到YouTube、Facebook等直播平台,毋須駁電腦。這個功能非常適合網絡媒體在街頭開live。大家可能會問,普通一部智能電話都可以開live,機動性更高,為何要用無反機?因為全片幅相機拍攝的畫面和聲音,始終比手機拍攝質素好。

內容屬影片或文章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本網站無法核實上述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聲音及影像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