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陳水扁獲准保外就醫,外界普遍認為,當局不是單純考慮健康問題,當中亦涉及政治因素。馬英九總統最終不選擇特赦陳水扁而讓他保外就醫,或會帶來後遺症。
陳水扁在去年六月,透過律師首次申請保外就醫,法務部認為他的病情不符合保外就醫的規定,因此駁回申請。但情況在國民黨去年底在九合一選舉落敗後,出現變化。
法務部在選前,以尊重醫療專業、一切依法行政為理由,拒絕讓陳水扁保外就醫,表示如果陳水扁的病情有變化,可以再申請保外就醫,他們會考慮擴大醫療鑑定小組的成員,納入家屬推薦的醫生,評估陳水扁的狀況。陳水扁則在上月初再申請保外就醫。
民進黨藉在九合一選舉大勝的氣勢,發動十多名新當選的縣市長,打著藍綠和解的旗號,要求已經變成「跛腳鴨」的馬英九總統放人,甚至屬國民黨的前台北市長郝龍斌,以及立法院長王金平均支持讓陳水扁保外就醫。
有台灣傳媒指,陳水扁的病情,在選前同選後其實無太大變化,變化的只是選情跟政情。
分析認為,民進黨視陳水扁保外就醫為政治象徵;形勢處於非常被動的馬英九希望可以兼顧法律、政治跟人道。若朝野在這問題上達成共識,反對聲浪應不會太大。
但一向主張依法行政的馬英九放特赦,而採用保外就醫方式大對待他,則衍生另一個問題:就是在總統犯法與庶民同罪的法理下,其他囚犯能否可獲得同等的對待?若不是,將令人質疑台灣的司法制度有雙重標準。而且陳水扁已被定罪多年,他跟妻子吳淑珍以及民進黨,均沒有就兩人所犯下的貪污罪道歉,仍有多宗案件因為陳水扁有病無法出庭而未能審結。
有人擔心,陳水扁保外就醫後,以上連串事件將不了了之,認為當局必須向外解釋清楚,否則會令社會是非黑白觀念扭曲,後患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