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龍鼓灘屯門西擬填海造地190公頃發展綠色產業 目標2029年產出首批用地

龍鼓灘屯門西擬填海造地190公頃發展綠色產業 目標2029年產出首批用地

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龍鼓灘屯門西擬填海造地190公頃發展綠色產業 目標2029年產出首批用地

【Now新聞台】發展局建議在龍鼓灘及屯門西填海造地約190公頃,2028年動工,目標在2029年產出首批用地。

當局向立法會提交建議,在龍鼓灘及屯門西分別填海145及45公頃,並改造約111公頃現有土地,以發展綠色產業為定位。

當局提出建設「智綠產業港」發展四個核心產業,其中在龍鼓灘的北部預留約54公頃土地發展綠色新能源,例如新能源的儲存和製造設施;龍鼓灘的南面則預留約47公頃土地,用作先進建造業園區,例如設置組裝合成建築法、機電裝備合成法的相關設施;至於屯門西則預留32公頃土地作循環經濟用途,包括回收再造業、園林廢物回收等設施。

當局亦建議重新規劃內河碼頭一帶,保留部分用地作現代物流,預料整個發展可以創造3.5萬個就業機會。

當局原擬於屯門西發展住宅,但經考慮持份者及業界意見後,認為興建住宅與周圍的產業用途未必兼容,而且潛力亦會受限於機場高度限制,故此決定集中產業發展。

被問到填海造成的生態影響,發展局發言人指,環評研究顯示填海區未有中華白海豚出沒,而填海區外兩公里曾有約10條中華白海豚出沒,相信無影響,而龍鼓灘填海面積較2020年方案減少三分一,可保留原生鄉郊生態。

當局下月初展開為期兩個月公眾諮詢,計劃在2028年動工,目標2029年產出首批用地,但因目前未落實土地用途,所以未有工程造價估算。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