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Now新聞台】美國出兵伊拉克20周年,不少伊拉克人認為雖然戰事推翻薩達姆的獨裁政權,但目前的生活不比薩達姆在位時好。有學者就指這場戰爭令伊拉克和中東地區陷入長期混亂,亦導致恐怖主義崛起,威脅全球安全。
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的薩達姆總統雕像倒下,標誌著薩達姆歷時24年的政權結束,以美軍為首的聯軍成功佔領巴格達。同年年底,薩達姆被捕,三年後被處決。
美國政府在2001年發生震驚全球的九一一襲擊後,將伊拉克等國列為「邪惡軸心」,時任美國總統喬治布殊指控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2003年3月20日,以此為理由出兵伊拉克,目標是要剷除薩達姆的獨裁政權以及銷毀伊拉克境內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恐怖分子,直至2010年8月,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戰事結束。
時至今日,「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指控,仍然充滿爭議性。有關薩達姆跟發動九一一襲擊的恐怖組織、阿爾蓋達有連繫的指控亦早已被情報機構否認。
英國廣播公司近日的調查報道,訪問了當年的相關人士,聯合國前伊拉克首席武器調查員布利克斯表示,直至2003年年初,仍然相信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但在情報一無所獲後,開始質疑這個說法。而到今時今日都未有找到確鑿的證據。
有伊拉克人就認為,這場戰爭令伊拉克比起在薩達姆時期更加自由,是中東其中一個比較開放的國家,但50多名接受美國《紐約時報》訪問的伊拉克人中,大部分都說覺得前景暗淡。雖然伊拉克有石油,但由此得來的收益大部分都用於公營機構,加上貪污嚴重,民生並無得到太大的改善。
根據世界銀行和國際勞工組織,伊拉克有近四千五百萬人口,但三個伊拉克年輕人之中,超過一人都沒有工作。
在地緣政治方面,路透社分析薩達姆倒台後,伊拉克的執政者由遜尼派變成了什葉派,令以什葉派為主的伊朗有機會強化在伊拉克,以至中東地區的影響力。
有伊拉克學者認為,伊拉克戰爭導致伊拉克政治、經濟和社會混亂,成為恐怖主義的溫床,導致中東地區極端組織迅速崛起,威脅區內以至全球的安全,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在2013年起,佔領敘利亞和伊拉克大片土地。
美國布朗大學研究指,20年來死於伊拉克和敘利亞戰爭的美軍和平民多達最少55萬人。